返回第二十九章 楚若漪的故事(1 / 2)永绥福祉首页

我叫楚若漪,系吏部尚书楚远,与正三品嘉佑郡夫人,世袭史平侯府嫡次女甄敏之嫡长女。

我的父亲原不过为正五品中书舍人,能得史侯家的嫡女下嫁,都是外祖父慧眼识珠。

中书舍人品级虽不高,权力却是不小的,在朝廷的中枢决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外祖父说,他在父亲进士及第时就看中了他。后来的一切证明,外祖父确实是世间少有的伯乐,而爹爹就是那匹千里马。

父亲以中书舍人之职迎娶母亲,等到我记事时,父亲已经为当初下嫁给他的侯府嫡小姐,赚了一个三品诰命的封号。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母亲刚接完册封的旨意,已经是正三品吏部尚书的父亲兴高采烈的回来对着母亲一揖,笑道:“小生见过嘉佑郡夫人。”

母亲笑着扶起他,两人相视良久,父亲又道:“敏儿,为夫保证,再过些年,我一定让你当上正一品国夫人。你那些侯府的姐妹们当初是怎么奚落你下嫁于我,今后就让她们见了你,都只能头都不敢抬的行大礼。”

母亲面上都是欢喜,连连的谢过父亲,可父亲离开后,母亲换下那一身无数女子艳羡的三品夫人正装,扶着额头倚在榻上,满脸的疲惫与忧心。

我不懂母亲是怎么了,一直都不懂,与她相比,倒是我那权势愈重,人人巴结的父亲要好懂一些,毕竟他在母亲面前一直都是体贴温柔的模样。而母亲,不远不近,与他相敬如宾,她甚至时不时的会主动为父亲纳妾。

我不懂为什么,只是一直以为,大概…母亲是不爱父亲的。

我只知道,我们住的府邸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身边服侍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小心;家里的姨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美;我的庶弟庶妹们也一个个的冒了出来。

母亲的神色从来没变过,不管父亲是只有她一人时,还是像现在一样,每次我去见她,她的身边总是围了一圈姨娘、庶妹。她仿佛一直都是那样,波澜不惊,又好似闷闷不乐。

唯一变化的只有她对我的态度,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金娇玉贵养出来的高门贵女,她对我越来越严格。

我十岁那年,那段时间,父亲每每回家心情总是不好的,据说是因为最近朝中冒出了一个厉害人物,深得陛下信任,甚至连一向威风的父亲,也在他手里吃了几次瘪。

我有时趁母亲不注意,偷跑出来找父亲,想要他带我出去玩。但凡我所求的,他总是应允。

他那时总在书房与人商量事情,我不喜欢那些人,因为他们看父亲的目光不像是在看一个值得尊重的人,而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我趴在窗户边偷听他们讲话,想看他们什么时候讲完,然后我就听见父亲的一声怒喝:“李维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

我被吓了一跳,连忙一溜烟的跑回去了,心里却恍然大悟:原来总是气父亲的那人叫李维啊!那该是多坏的一个人,绝对比父亲房里那些沽名钓誉的老头们还坏。

我慢慢长大,母亲开始有意的带我参加一些宴会了,我知道,她不是带我去见世面的,而是将我带给那些夫人太太们打量评估的。

我知道,再过两年我就及笄了,可以许配人家了,我心里也有隐隐的期待,期待我的夫婿是一个赫赫威风的人,就像父亲一样。

我最喜欢的是我院子里那满园的桃树,每逢春季,桃花就层层叠叠的开满枝头,漂亮动人的粉色,就像我所憧憬的,女子的一生。

未出阁之时,是父母手里的掌上明珠,千般疼爱万般呵护;

待出阁以后,与夫君举案齐眉,彼此尊敬,赌书消得泼茶香;

等到满头青丝变白发,那时便是儿孙满堂,承欢膝下。而我,笑着躺在床上,他们挤挤攘攘的跪了一屋子,我握着我最疼爱的儿孙的手,慢慢地别离这人世。

我可以去地底告诉我的母亲,我的一生很圆满,很漂亮,就像那绽放枝头的桃花一样。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有些懂我的母亲了,可那转瞬即逝的理解,我却没有抓住。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隔着屏风见过的大家公子越来越多,而我,总是激动羞涩一时,过后,便是长久的空虚与落寞。我知道,他们,都不对。

我见到父亲的日子却越来越少了,他好像突然变得很忙,甚至没空再骂李维了,我管不着这些,我只是失落,今年院里的桃花长势不好。而且,再过一月即使桃花开了,怕也没人能抽空陪我赏了。

因为不光父亲忙,母亲往外祖家跑得也越发勤了,而我看不上那些姨娘庶子们,母亲也说过,不必将他们放在心上。

那天,我正坐在院子里看书,春光正好,我的心情也是难得的宁静。外面吵吵嚷嚷的,我皱眉,以为是父亲和他那群门客回来了,他们总是那样吵闹,连府里的小丫头都不如。

可冲进来的却是我母亲身边的大丫鬟,我从没见过她这样慌张的神色,她说:“小姐,你快先去夫人那吧,陛下下旨了,禁军也来了,我们怕是要遭殃了。”

她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抄写过不下百遍,可那些字连在一起,我却像是听不明白,呆呆地被她拉着走。心里原来出奇的平静,只是遗憾,今年的桃花,怕是看不到了。

我到了母亲身边,母亲直直的跪在前面,她的身后,大大小小的姨娘子嗣跪了一片。有的忍不住颤抖,有的伏在地上拭泪,也有些小点的孩子禁不住哭了,却被自己的娘亲死死的捂住嘴巴,那些平日里争奇斗艳的姨娘们,各自心怀鬼胎的弟妹们,只有在这一刻,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们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们露出真诚而安抚的笑意,我走到了母亲身边,直挺挺的跪下。母亲看都没看我一眼,她的目光始终落在那道决定我们所有人命运的圣旨上。

人到齐了,太监开始宣旨,那尖细的嗓音那样难听,我不知宫中那位决定天下人身死的万岁怎么能忍得下,大概,这就是父亲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吧!

我这样想着,不小心笑了笑,那太监宣完旨,刚好看见了我嘴角的那一抹笑,他大概以为我疯了,居然同情的看了我一眼。

待他走后,那些禁军开始抄家时,我才想起了那道旨意。

好像是说我爹爹是一个坏人,做了一些以权谋私的事,然后被人检举了,皇上很生气,要砍爹爹的头,要抄我们的家,府里的男子充军,女子发配边疆。而那个检举的人的名字我记得,是父亲的那些“朋友”之一。

旨意一宣完,一时府里哭声震天,这哭声甚至比以往我参加过的所有葬礼上的哭声还大,简直响彻云霄,也是,毕竟,死人哪有活人重要。

我兀自出着神,大概是想要逃避什么,可我的母亲却依旧是那副模样,与往常没什么区别的冷静的脸,仍然笔挺的脊背,看着身后那一片七倒八歪的人,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高门贵女四字之重。

禁军们走了,家里的一众奴仆也走了,只剩下父亲的家眷们,他们说,大约等父亲被砍头了,我们就可以上路了。

母亲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跟父亲在一起这么些年,受封诰命时她不喜形于色,被判边疆时她不歇斯底里。象征无上权力的圣旨在她眼中不值一提,如果那位高坐龙椅的万岁爷知道了,大概也会有些挫败吧!

这是我第一次羡慕父亲,羡慕他有这么好的妻子。

母亲与往常一样安排好了众人,众人看到平静的她,就像看到主心骨一样,以为还有挽回的余地,各自搀扶着散去了。

我虽然才只十三岁,可我是楚敏教出来的女儿。我知道什么是发配边疆,但凡是有些气性的女子,接到这样的旨意后,就该自戕。

可我们没有,因为我还没有见到我的爹爹。

我们被人领着见了爹爹,爹爹被下到大狱里,一身粗糙的衣服,发丝散乱,神色憔悴。他看到我们后,脸上一瞬间悔恨、难过、愤怒…一堆名为负面的情绪交织而过,有些扭曲。

母亲抚着父亲的脸,笑了,一个郡夫人都换不来她一笑,而父亲这样狼狈的模样却可以。

父亲收敛脸上的情绪,无奈又懊恼道:“敏儿…”

父亲冷静下来,告诉我和母亲,还有回转的机会,但是我们要冒些风险。

母亲似是意料之中一样,对父亲道:“直说便是,左右不能更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