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做对不对我也不好说,这主办方啊我是真不知道是谁,我只是听我领班的安排,还有啊,我们领班告诫我们,不要跟这里的客人聊起跟追悼会相关的。”阿姨回绝的倒也干脆,原因都说的明明白白,让她简单打扫她倒是真简单,把垃圾袋换了,把下水道的头发捡了就收拾东西要走了,“姑娘,你用吧。我去打扫楼上的了。”
我顿时觉得很无趣,因为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你料想的那样进行,所以才会有计划赶不上变化。
洗完澡路过李欣的房间,我敲门告诉她浴室我用好了,还让她一会收拾好来我房间找我一起下楼吃早饭。
昨天的故事还没听呢,今天要补上。
李欣回来后,来我房间同我说了他们在美国的事情。
他们是通过一个社会机构参与的这个项目,走的是交流访问签证,机构帮你安排好工作和住处,到了美国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和旅游时间,美国的时薪很高,几乎可以覆盖参加这个项目的所有费用。这个项目听起来很美好,用劳动力换面包与旅行,但它也确实不适合我,因为光项目费就需要两万。两万对可卿来说也不难,她父母给他一个月三千的生活费,逢节假日还会有一笔过节费,再加上她会在外面做兼职挣些钱。而我,不管如何,一月八百紧紧巴巴的过着。
他们是到了美国才认识可卿的,都是通过同一个机构参加的项目,当时可卿是一个人,一开始大家都一样,从陌生的个体渐渐融入。前两个月可卿很正常,正常地没什么可以引人注意,除了她流利的英语口语。第三个月的时候,就有一个男人频繁的去他们住的汽车旅馆找可卿。后来这个男人还会在周末的时候捎上他们一起去城市周边的旅游景点。第四个月的时候他们就向公司辞了工作,那个男人带着他们去了黄石公园,盐湖城,密歇根湖等等很多地方,用时一个月,光在黄石公园就花了一周。那个男人很慷慨,吃的住的都他包揽。而且李欣说那个男人好像对美国很熟悉,不管是美国历史还是各地的现代故事。
“我们之前有问过可卿那个男人是谁,可卿说是她叔叔,我们便用叔叔称呼他,可是可卿反倒不称他叔叔,叫他向阳。他的名字应该叫向阳。”
“我们在美国工作的城市认识一对好客的老夫妻,老爷子过生日的时候还请我们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到了才发现,这对夫妻不止有我们这几个中国学生朋友,足足有四五十个。这么多人吃了差不多一头猪。”
“那个男人还带我们去了射击场打枪,那是我么头一回摸到真枪,那天那个男人开着改装加了棚子的皮卡,后备箱里全是枪械,足足五把长枪两把短枪,我说不上来名字,那个男人倒是对枪械很在行的样子,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能怎么怎么样,说得头头是道,我是一句也没记住,就知道长的短的大的小的。”
“有次我们跟着那个那人去市区的集会,那天是美国的独立日。我们去酒吧,那天酒吧里有一只乐队,音乐很激动人心,再加上酒劲儿,我们都玩嗨了,还记得那个男人冲上台一番交涉后,电吉他手让出了位置。乐队里除了电吉他手厉害,架子鼓手也是个狠角色。这下那个男人和架子鼓手在音乐里较起了劲儿。那真是酣畅淋漓,虽然最后还是架子鼓手赢了。那天可卿也很兴奋,鬼叫着,一直在录视频,说要记录这个时刻。”
“我们在的那个城市,还有过枪击。在周末,听说死了人,警察把那一小片社区团团围住了,搞得我们中国人心里很不安。你知道的,美国枪支合法,极端分子也有很多,他们美国人有枪可以保护自己,我们可什么多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