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院落眼看就要住不下,老爷子就口一张,买了村头老大一块地。
宋家就成了这十里八村第一家买宅基地的人家。
十几年过去了,这院青砖大瓦房依旧让人羡慕。
可是在这若大一个院子里,原主娘三住的却是后屋的偏厦,若是不知道这一家情况的,都不会认为,她们是一家人。
看看前头,七房人家是一家一亩,家家的房子都规划好了,等两老一死砌个围墙就可以另开灶火,而这后院,有三亩大,最后边的两亩里有菜地,猪圈,牛圈,鸡圈,粪坑。
另一亩就是她住的这个小院,这里有大半搭了偏厦,里头砌着熬酒用的大灶台跟凉抬发酵池,底下挖空有酒窖跟粮窖。
这里虽然在后院,可是不偏僻,要到后头摘菜得从这酒园经过,要上茅房还是得从这里经过,可是,原主娘三经常被忘记,有时候好几天都不会有人跟他们说话,喊他们吃饭那更是奇迹。
农忙时,原主母子经常被安排监工,农闲时得酿酒,她们不酿酒时,可以跟着长工,也算还能混上口热饭,酿起酒来,这就家就怕她们喊帮忙,那是能不进后院就没人进后院的,想吃饭,得自己算着时间,错过了就没得吃。
好在,酿的都是粮食酒,没人叫他们,他们吃得更饱,真真饿晕的时候倒是很少,可也有过。
从宋家一家老小想到了这个小院,头上的疼痛终于减轻了些,身影一闪,空间里已经没有了那一缕幽魂,动了动头让脖子舒服些,看着屋顶上的瓦片,宋灼蓁听着前头的谩骂。
这些谩骂出自宋老婆子口。
不是气得起不来了?怎么这一大早的就在开骂了?
听着这声音,哪里像是被气得起不来的人?
一个六十几快七十的人,却这么的中气十足,怕是还得折腾好几年。
在这一刻,宋灼蓁怨起小说作者来。
不都说古人大多只活到四五十吗,她干嘛要将她书里的人写得这么长寿,写这么长寿也不是不能,为什么要将这宋家人,写得这么长寿!
简直是害人不浅。
听着前头骂人的话,她以为今天也会一如三天来,除了小宋氏,宋大奶奶跟赤脚大夫,这房间里在无人进来,但每一个经过这边,要进旁边茅房的,都会勾着头往里边看一看,在骂骂咧咧的离开。
可是今天,中午过后,有人来了。
神情恹恹,继续规避。
不多时,宋老四带着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进入。
进入宋家大门,一路来都是一座座青砖大瓦房,谁知,绕过横陈的这一主院,后院里竟然还有人,看清楚了其中一个,连大夫都对这名闻香荷镇的宋老爷没好感起来。
这两位,目前都是风云人物,现在整个香荷镇怕是都关注着她们,已经被请过一次的老大夫,看到病人并没有马上诊断,而是回头问。
“宋老爷要老夫看那位”
那天,在晕过去后,他就被人送上了楼,在醒来,六子告诉她,死丫头没死,被大伯娘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