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河难治(1)(1 / 2)他改变了大明首页

皇帝都把东厂放出来了,内阁和都察院还能怎么办,拖延时间搞交易已经没有什么卵用,只能尽快派人下去查,他们可不能把调查和审判交给厂卫,由内廷的人胡来。

他们选的人大多都被皇帝否决了,朝堂上讨价还价了一番之后,皇帝直接点名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德完和津门巡抚李邦华,升王德完为右副都御史以钦差身份巡查徐淮河道,李邦华依旧挂着右佥都御史衔为巡河副使。

对李邦华这个人,朱皇帝还是很有好感的,这一位在晚明还真是难得的好官。在另一时空,这一位一直都不算得志,在天启朝遇到党争,在崇祯朝整肃京营真用心整顿了,又捅了马蜂窝,几起几落最终在李自成进京后自杀。

作为一个传统儒生,气节上是没问题的,只是能力稍差。

邹元标求去,这一位也要和老师同进退,被邹元标狠狠训斥了一顿,他才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临行前,王德完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京师里求见他的人,都快要把他府上的大门给堵住了,其中不乏各种他完全惹不起的大佬。作为一个还算正直的官员,王德完当然是一个都没见。

在津门回合了副使李邦华之后,王德完立刻就感到一阵尴尬,他前阵子喷了人的授业恩师,现在挤在一块共事,这叫个什么事,这少年天子怕不是故意的。

“副宪,此番巡河,下官以为结果恐怕不会好。”

“御史风闻言事,总不会是完全无凭无据。大明的吏治情形,你我都清楚。只是朝堂上如今风波未平,就怕又挑起争端。”

“朝堂上的事,下官不明白。下官只知,若不能将贪赃枉法玩忽职守之辈揪出来,坏了治河大政。副宪与下官都会是大明的罪人。”

王德完闻言立刻就把脸拉了下来,“这点道理,还不用你来教训本官!”

第一次见面,这一次的正副两位钦差就闹了小矛盾。

随后,两位很快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济宁,去见了河道总督陈道亨。

这位河督的心思早就飞到了南直隶去了,无奈的是,厂卫抓的人,全都是地方官,一个都不是河道衙门的属官,他去有不能做些什么,只能上疏弹劾皇帝乱来。

相比另一时空满清的河道治理制度,大明的水利管理无疑是问题重重的。

万历中期后,河道和漕运再一次完全分家,河道总督成为常识衙门,早前总理河道下就设了多种官吏,有主事、郎中及御史等中央官吏分段管河,部分巡抚也有治河的职权,还有布政使司下属的道台,以及府以下的地方同知、通判、州判、县丞主簿等管理所属河段。这么多的官职看起来好似职责清晰,对防灾治河作用很大,但实际上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很多。

而满清则力求使各水利机构做到分段管理、责任到位,也大幅度提高了河道衙门的品级,使其有足够的权力做事。从效果上看,虽说也不能使各衙门的责、权、利完全明晰。满清治河机构设置上有缺乏全局考虑,治河工程不能相互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毛病。但总体来说,衙门之间的责任与明代相比更加清晰有效。

两位巡河钦差的到来,无疑是打了河督陈道亨的脸,不过这是皇帝干的,他不高兴也只能忍着。

见了面,把官场上的礼仪流程走完之后,三人也不得不聚在一起,讨论了下去了徐州该怎么收拾局面。

场面话说完,陈道亨就开门见山地说道:“两位钦使到来之前,东厂的人还未抵达,不过想来也快了。若不想他们肆意攀咬,两位钦使就得尽快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