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危险时刻(2 / 2)抗战之独立团首页

一旁的大傻憨厚的点头。

见汪寒执意要去,赵刚也只好同意。

随即汪寒和赵刚带着护卫队员们迅速的朝着大王村枪声最激烈的地方疾行而去。

当汪寒和护卫队员们来到小山岗处的时候,战斗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

县大队的战士人数虽然也不少,有上百号人,但是真正有枪的战士却只有230个,其余的战士都没有枪支。

而前来扫荡的日军虽然只有一个步兵分队,加上伪军一个连,也一共只有100多人,但是人人有枪。而且日军的步兵小分队不仅有一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还有一门掷弹筒。

而伪军的一个连也有三挺轻机枪。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火力配置上,日伪军都占据绝对优势。

日军步兵分队军曹山田是这次行动的指挥官。据线报大王村地区有一支共产党的地方武装。他们这次前来主要是扫荡和抢粮。对这股地方武装并没有怎么重视。

所以才派了一个步兵分队加上一个连的伪军前来扫荡。二战时期,日本陆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其它国家军队中的班。

日军一个步兵分队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而为了配合这次扫荡,日军特地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由排掷弹筒班,拆解一个组,支援到班。

这样的武器配置,加上还有一个连的伪军协助,别说小小的土八路游击队,就是遇到八路的正规军,只要不是营团规模的大部队,排连级的八路军山田也丝毫不惧。

第一次的试探进攻当然是由伪军发起。

武士道崇尚进攻。其步兵班排的战术是以攻击为根本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日军步兵班级战术多是从600400米之间某点开始的。

步兵班在集结分组,补充弹药,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

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

如此循环。全班应于200米处略停,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为最后攻击做准备。

伪军的战术素养就差多了。三挺轻机枪在高地处朝着县大队的阵地疯狂的射击,然后几十名伪军猫着腰小心翼翼的前行。

如果这伙伪军遇到的是八路军正规部队,第一回合下来就被打趴了。但是县大队的武器枪支较少,只有30多条,而且种类五花八门,弹药也极其有限。

所以在第一轮的伪军进攻中,县大队将伪军放的很近,将伪军放近到50多米的时候才开枪射击。

饶是如此,一轮射击下来,仅仅打伤了几个伪军。

伪军本来是提心吊胆进攻的,一见前方枪声凌乱,火力稀疏,顿时也来了干劲。原本弯着腰的伪军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杆,大声怪叫的冲了上来。

县大队大队长吴启军亲自带队在阵地上阻击敌人,政委李明道带人在村里组织疏散,抢运粮食。

眼见伪军猖狂的冲了上来,吴启军大声喊道“手榴弹!”

刘闯带着队的战士们纷纷投出手榴弹。随着十几颗手榴弹的掷出,阵地前方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

伪军见势不妙,撒腿就跑。就这样,靠着一轮手榴弹的威力,才堪堪将敌人的第一轮进攻打退。

吴启军暗自担忧。县大队的武器装备太简陋了,手榴弹也没有多少了。照这样打下去,阵地很难守住。

光是伪军都打得如此艰难,日军还没发动,后面的仗更不好打啊。

吴启军大声叫道“刘闯,节约子弹。再将敌人放近点,手榴弹还有多少?”

县大队战斗力最强的队中队长刘闯答道“我们队每人还有不到三发子弹了,手榴弹还只有两箱。”

“哎!”

吴启军发出一声叹息。县大队一共只有30多条各式枪支,水连珠,老套筒,汉阳造,七九式,英七七,马四环,,,,,。

由于枪支的种类口径不同,弹药也极其紧张。汉阳造的枪还好些,其他的枪支如英七七李恩菲尔德步枪,水连珠纳甘步枪,七九式,元年式,晋造,马四环捷克造,等各种杂牌枪械,口径大小和子弹的种类都不相同。

有的枪支子弹打完就没有补充了,所以战斗力当然无法保证。

而且上次护卫队给的两箱德制24标准型木柄手榴弹,因为制作精良,威力巨大。县大队舍不得用,上交给军分区做样品仿造用了,现在的手榴弹都是自制的土手榴弹。

缺枪少弹,武器简陋,这仗怎么打啊?现在县大队可以说是处于最艰难的危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