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 / 2)大唐国医首页

就举个《三国演义》里面的例子,马谡那个人,说他无用吧,他在关键时刻提出的意见颇有效果。诸葛亮兵出南中,马谡的意见很高明,他对诸葛亮说,对付南中,要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认为马谡的意见很好,照单全收,按照马谡说的去执行,七擒七纵孟获,使得孟获心服口服,愿意归顺蜀汉政权,永久不再反叛。孟获那厮果然一言九鼎,被诸葛亮打怕了,诸葛亮在世时,再没有做过反叛的蠢事,他怕再反叛,诸葛亮会要了他的小命。诸葛亮平定南中判乱,马谡功不可没,诸葛亮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刘备临终的时候,对他的嘱咐,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忘了。诸葛亮率几十万大军,誓师北伐,街亭首当其冲,他把第一战的任务交给了马谡,马谡这个时候自我膨胀得厉害,不听诸葛亮的话,把大队人马拉上山,这下好了,山高容易着火,被魏国一把大火,烧得面目全非,街亭失手,诸葛亮北伐的门户被魏国挡住,错失北伐的机会。从此以后,连年北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毫无建树。

不管多么上乘的战略,必须要有精明能干的人去执行,战略固然高明,选择谁去执行更重要。

坤子什么时候懂兵法了,老夫原来以为这小子是个发明家,身上带的都是老夫没有见过的小玩意儿,现在突然提出这么高明的建议,真是难以让人置信。

李勣让易坤往他跟前一些,李勣原以为,易坤因为与大帅李靖的女儿订过婚,被李靖要在身边,担当端茶送水的差事。现在要改变他的这种想法,这小子不仅仅只会给人送茶叶,还有一些本事,不只是个端茶送水的料。

“坤子,我发现你对三国的故事懂得很多,比我懂得要多,我只知道吕布、关羽、张飞,还有赵云,其余的就不知道了。能不能给我讲讲,你从哪里获得这么多的学识,是不是你那高明的师父传授的?”

撒谎不好撒,前面易坤对李靖撒了谎,李靖介绍他的时候,按照易坤的谎言介绍的,李勣这一问,易坤除了撒谎,没有别的选择。老子不想骗人,但被手镯里那来无踪去无影的十几个女子强行带到大唐来,逼得老子不撒谎,还能活到人前头吗?

易坤哪里有什么高明的师父,他在公元二十一世纪的后世,只不过多看了几集电视剧《三国演义》,无事可干,翻看了几页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小说读本。

现在要撒谎,很无奈啊。易坤只好回答李勣,他的所有学问,都是师父他老人家亲自教授的,师父他老人家是一位博学的鸿儒。

易坤有个优点,虽然不喜欢撒谎,但只要撒起谎来,心不跳脸不红,让别人深信不疑,这点在李靖和其他将军们面前已经得到证实,现在李勣也信了,也深信不疑,还追问:“坤子,敢问你师父高姓大名,我可曾认识?”

李靖也在纳闷儿,坤子这小子一直说他有个厉害的师父,老夫倒忘了问他师父的名讳,这下李勣问了,暂且听坤子回答他师父到底何许人也?

“罗贯中。”

上一回老子本来明明在撒谎,却阴差阳错,撞墙了,撒谎撒出来的李雪颖竟然与李靖的女儿同名同姓,这一回,易坤坚信,不管是李靖还是李勣,绝对不知道罗贯中。

这两个家伙是唐朝的人,人家老罗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两个时代的人,中间隔着将近七百年时间差。

李靖看着李勣,李勣又看着李靖,面面相觑,竟不知道老罗何许人也。

“那一定是一位隐居于世的高人。”李勣试做猜测,李靖点点头,道:“一定是位高人,我说坤子,等战争结束,能不能给你李伯伯和老夫引荐引荐?”

“我没问题,只是他老人家云游四海,居无定所,我携带手镯下山后,他老人家又去云游,我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李靖取下头盔,挠了挠发髻,他看上去有些失望,李勣短叹一声。

“坤子,你师父平时教你读什么书?还记得吗?”这是李靖问易坤的话。

在公元二十一世纪的后世,易坤读的书虽然不多,但上学时,也读过一些,尤其是中医古籍,他倒读了不少,但今天李靖问的是与他师父罗贯中有关的话题,与三国有关的事,易坤不假思索,师父平时叫他读的书很多,比如《三国演义》什么的。

“你读过《三国演义》吗?”李勣问李靖,李靖摇摇头,道:“从未读过,老夫只读过《三国志》。”

“大哥你精通古今史书和兵法书,你都未曾读过,我李勣就更加无知了,这是什么书,大概是世外高人的天书吧。”

“也许吧。”李靖戴上头盔,不再追问有关罗贯中的事,但他看上去心事重重的样子,自言自语:“老夫也曾在舅舅韩擒虎的介绍下一度拜度厄真人为师,但度厄真人他老人家从未给老夫讲过《三国演义》。”

易坤心里偷乐,哈哈,我把老罗的著作没有说成《水浒传》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