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约好换的斤数和在镇上碰头的时间地点,秦望明再次谢过师傅们帮忙运粮,老常队长就领着一干徒弟开车回去了。
另一边,因为到省城的时间还早,秦望荣和老爷子找了个汽车站附近的早餐摊子,打算坐下来休整一会。
店里这会生意不错,里面坐满了一大早上工的工人们。店家临时在外面支了好几张高椅子当小桌,矮板凳当座,不讲究的话坐着高度也正正好。
老爷子和秦望荣就近找了两把临近的板凳坐下,一人要了碗店里最便宜的米汤。店家做生意实在,一分钱一碗的米汤闻着米香十足,上面还撒了本省有名的木樨,橙红的花儿飘在洁白的米汤上轻轻地打着转,一股鲜甜的花香也被热汤激了出来。
秦望荣把家里带来的薄酥炉饼小心地从包裹里取出来,把油纸摊开方便老爷子取食。
老爷子素来好脆,只是现在年纪大了,咬着脆的费劲,都是泡着热汤吃的。
秦望荣少年人牙口好,就着米汤一口一口嚼着饼,那鲜香酥脆的劲儿和“嘎嘣脆”声音勾得坐他们旁边的一个中年人馋虫都犯了。
“小兄弟,你们这是吃的什么呀?闻着恁香,听着恁脆着呢?”
那个中年人平时就是个好吃的,一见着之前没吃过的东西就来劲,也不管和人家认不认识,厚着脸皮都要打听个明白的。他眼睛尖,一看那蓝布包袱皮和油纸包,就猜到这陌生的吃食应该是人家家里带出来的。
“阿叔,这是家里给带的干粮。”
秦望荣见着陌生人搭话,也没多想,随口应了一句。
中年人是个脸皮厚的,笑得一脸憨厚地向秦望荣询问能不能给他尝一个,这新鲜的吃食闻着实在是香,他闻着都走不动道了。
坐秦望荣另一边的老爷子听着动静,打量了那个中年人一眼,见人衣着整洁面相正派,便没吭声。
秦望荣是个大方的性子,没多什么就把裹着炉饼的油纸包往中年人的方向递了递,示意对方自取。
中年人眉开眼笑地取了个饼,几口下了肚,吃完直夸好,那好词好句一个劲儿往外冒,把个小吃食几乎夸出了个御膳的味儿。
中年人是个健谈的,坐小板凳上吃饭的功夫就和秦家两人兴致勃勃地天南海北地开聊了,主题就是他这么些年吃过的好东西。谈到后来连老爷子都没绷住,主动与中年人攀谈起来。
末了,中年人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了一句:
“您家里人有这门做吃食的好手艺,不如找个人流多的地儿支个摊子,现在政策开放了,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人,尽管大大方方地做生意,也顺便造福造福咱们这些爱吃好东西的人啊——!”
毕竟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谢过对方的建议,秦望荣和老爷子和那位中年人也没深聊,吃完早饭互相道了别,两边就分开了。
秦望荣找早餐摊的老板问清了火车站的方向,和自家老爷子便往车站那边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