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7章(1 / 2)娇宠帝妃:邪王快接驾!首页

承恩伯瞪了她一眼,“你还有脸叫,若非当年你纵着他,也不会有今日的事情!”他说着深吸了两口气,转而才道:“等和离之后,那宠妾我们自会处置,也不会误了蔡琢的亲事。”

这话的意思就是,顾府也不要乱说什么,真的耽误了蔡琢对双方都不好。

李氏点头,“这般最好不过。”

从承恩伯府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半夜了。李氏坚持当天就要把顾琪接出承恩伯府,如今出了府她却有些迟疑了。和离的事情她是顶着顾老夫人坚持下来了,可是回府之后呢?

顾林华若是知道这其中的事情,怕是要动怒。女儿才生了孩子,原本就不该这般舟车劳顿。若是再回府被顾林华责备,说不得还要出什么意外。

她迟疑着看向叶姝,最后咬咬牙走了过去。

“昭王殿下,昭王妃。”

叶姝回头,看向李氏。

“如今顾府怕是也不安宁,可否让顾琪先去昭王府暂住几日?”

李氏这要求提突兀而无礼,不远处顾老夫人听到这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府中多少院子不够琪姐儿住的,哪里就非要住到昭王府去!”她出声呵斥了一句,目光落在了叶姝和沈钺的身上,又缓了缓语气,“因为顾琪这丫头的事情,已经让王爷和王妃奔波了大半日,怎么好意思再让顾琪去打扰了王府的清净。”

“琪姐只是去静养,哪里会打扰到王爷和王妃……”李氏说着立刻看向叶姝,声音压得极低,“王妃既然顾念跟琪姐儿的姐妹之情,就可怜可怜她,收留她些日子吧。如今和离的事情虽然定下,可顾府怕是还要一番风波,根本就不是适合她静养的地方。”

叶姝眉头一直皱着,看着顾老夫人和李氏这对婆媳较劲并没有插手的意思。听到李氏这般说,她眉头略微松动了些,转头看向沈钺。

沈钺却没有说话,只用眼神示意一切都由她来做主。

“母亲若是放心,今夜我就让王府中的护卫拿了令牌,送二妹妹去京外庄子上。”叶姝思虑再三,最后才给了这个回来。

然而李氏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并不很是领情。“如今天寒地冻的,你二妹妹又刚生产完,身子虚,心里怕是也苦。若是能有个亲近的人在身边陪着……”

“母亲若是不放心,也可以跟着二妹妹一并在庄子上住些时日。”叶姝这般说,拒绝让顾琪住进王府的意思已经很是明白了。李氏迟疑了片刻,最终咬牙道:“既然这般,就劳烦王妃安排了。”

沈钺这才回头叫了随行的卫甲,让他带上六人拿着他的令牌出城。

“到城门处,再叫上一队卫兵护送。”沈钺沉声吩咐了一句,叶姝点了下头,看着李氏上了马车这才跟着沈钺上车离去。

至于顾老夫人,“祖孙”两人之间早因为叶姝出嫁之后种种的缘故疏离,之前送了顾老夫人上马车叶姝就告别了。送李氏和顾琪去京外庄子的事情,就由着李氏去说,叶姝是半分都不愿意再对着顾老夫人了。

两人坐上马车,叶姝就缓缓吐了一口气,无力地靠在了沈钺的身上。

承恩伯府发生的事情,虽然只是从下午到现在短短几个时辰。然而,这几个时辰里发生的事情却让叶姝心力交瘁。她靠在沈钺的身上,汲取着从他温暖的体温。比起之前在承恩伯府里应对得当,逼退了承恩伯夫人,又抓住了允儿话中把柄的那个她,此时的叶姝满脑子的混乱念头,连着她自己都不太清楚她在想什么,只觉得头晕脑胀得厉害。

沈钺伸手轻轻按揉着她的额头,半响才低声道:“顾家的事情,原本你不愿意管的话,大可以不管的。我不在意这些。”

“可是旁人会说。”叶姝叹了口气,“旁人会说昭王妃不孝,不堪为王妃。我不想这个时候让你因为我的事情而为难,甚至被人诟病。”

沈钺眉头紧了紧,“这些我都应对得了,我只想你日子过得舒服且舒心就好了。”

“不要紧。”叶姝拉住了沈钺的手,“王爷不必把所有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这原本就是我娘家的事情,是我带来的麻烦。更何况,我与顾琪还是有几分姐妹情谊的。”

所以,她才愿意帮这一把。但是这份情谊也没有亲近到让她愿意让顾琪住在昭王府里坐月子。

叶姝不知道李氏提出这般要求的时候有没有多想,不过她那一瞬间却是考虑了不少的事情。顾琪是承恩伯府的媳妇,刚生完孩子就闹着跟承恩伯府的大公子和离,转眼当晚就住进了昭王府中。只这番波折,就足够让有些人编出一些不堪入耳的故事来。

不过,叶姝宁愿相信李氏只是一时没有想到这些。因为,事情若真到了最坏的地步,顾琪也就只剩下死路一条来保住她清白之名了。

“你若是担心,就从府中派几个得力的人过去照顾。”

沈钺见叶姝不说话,又略微提了一句。叶姝闻言只笑了下,“无妨,有着母亲在旁,定然不会让二妹妹受委屈的。”

她在沈钺身上蹭了蹭,寻了个更舒服的位置。马车缓行,叶姝大约是精疲力尽了,竟然真依靠在沈钺的身上睡着了。等着马车入了王府,到了后院她都未曾醒过来。

车门打开的时候,沈钺示意外面的人噤声,然后抱起叶姝小心翼翼下了马车。

他一路抱着叶姝入内,让人打了热水过来,帮着她褪下衣衫擦拭了一番,又换了绵软温热的里衣这才收拾了自己拥着她一同入睡。

大约是碍于蔡琢的秘密被知晓,又或者是因为沈钺和叶姝插手了这桩婚事,之后蔡琢和顾琪和离的事情办得极为低调而迅速。

只两家虽然谁也不愿宣扬,这桩事情还是在京城传来了。

不管两家如何统一口径,这其中总归是有些小人浑水摸鱼,以讹传讹。幸而这不过是一桩小事,年底各家各户都忙,这风波倒是没有掀起多高的浪。

只不过,放在有心人眼中这就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