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夺嫡(5)(1 / 2)章献明肃皇太后首页

赵匡胤迁都洛阳还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长安。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四周有四大关隘潼关、武关、萧关、大散关。

四关之内的关中平原号称天府之国,养育了文明古国西周如果算上东周的话那就存续了800年。

关中平原还培育了大秦王朝的铮铮铁骨和血性,成就了秦始皇统一华夏,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伟大事业。

强汉盛唐就是从关中平原走上世界的,西汉时华夏的国土面积2500万平方公里唐朝是1500万平方公里。

而北宋名义上是统一了中原,国土面积只有280万平方公里,这让文经武略的赵匡胤十分不满意。

28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仅是汉朝的十分之一,唐朝的五分之一倘若北宋能将国度迁至长安,那么关中平原一周边的山峦关隘就能阻击北方草原民族的铁骑弓弩。

而蜗居在北临黄河,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迟早要灭亡在夷狄鞑靼手中。

赵匡胤早就有迁都的打算,可是一直觉得时机不大成熟,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4月,赵匡胤在位已经16年四边无战事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一片和谐。

赵匡胤觉得迁都的机会成熟了,便效仿北魏孝文帝之举率皇太弟赵广义和股肱大臣以去西京洛阳郊祭为名,打算完成第一步的迁都计划,将国都从开封迁至洛阳。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

但一个由鲜卑民族建立的政权,要将国都迁移到汉人集中的洛阳其中的阻力不用想就知道有多大。

然而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

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的设想提上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一直是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洛阳曾经是东周、东汉、魏晋的京城,迁都洛阳既有利于加强同中原汉族门阀士族的联系与合作,又可以乘机摆脱鲜卑守旧贵族势力的束缚和掣肘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可是要把都城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守旧贵族的反对,普通鲜卑民众的抵触,其声势之大、阻力之重,是可以想见的。

年轻的孝文帝要克服这方面的重重障碍,按常规的方式是不成的必须剑走偏锋、另辟蹊径。

于是乎,孝文帝决定假借“南征”之名达到迁都的目的。

北魏太和十七年八月,孝文帝亲率大军30万号称百万,南下“伐齐”。

适逢秋雨连绵之际,风雨交加,道路泥泞,历经近一个月,数十万北魏将士才抵达洛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