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 腊八节(1 / 2)酸刀子首页

1967年,新年刚过,人们就渐渐地开始了春节前的忙碌。

一月中旬,孩子们都放了寒假,学校里的老师们也开始了一年两度的假期。

1月18号,这一是腊月初八,按照东北的风俗,这一也是一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熬腊八粥,于家也一样。

一大早李云舒就熬了一盆粥,里面放了八种食材,大米米玉米碴子,还有红豆绿豆高粱米,加上花生和芸豆,端出来放在炕边,一家人就着大酱缸里的咸菜,还有各种各样的盐水咸菜,吃的有滋有味。

于家的酱缸咸菜,那也是叫一绝。

每年秋的时候,李云舒都会把菜园里不再生长的黄瓜纽,豆角仔,摘下来,洗干净。

还有菜园东墙边,每年都会衍生长大的姜不辣,挖出来,也洗干净。

然后用大粒盐沙好,挤干净水分,用一个纱布口袋装好,放进大酱缸里。

有时候黄瓜纽不是很多,就把大黄瓜晒蔫了,水分没那么多的时候,也放进大酱缸里。等到冬到来的时候,每的饭桌上就都会有这样的咸菜吃了。

还有就是,在秋单位分配冬材时候,还会在整理存放冬材同时,把摘下来还比较嫩的白菜叶子,大葱叶子,加上一点胡萝卜,芹菜叶子,也放一个口袋,一样用大粒盐沙好,挤干水分,放进酱缸里。

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点的,嫩滑的蘑菇丁,炒好啦,挤干水分,也一起放进口袋里,扔进大酱缸。

再有就是攒几斤肉票,买些稍微五花肉,用锅烀好,晾干,也放进酱缸里。所以于家即使冬不做菜,饭桌上的菜肴也十分丰盛。

所以每每于家的大酱,每年春下酱的时候都不会太干,再经过一个夏的晾晒,到了秋就会十分干燥。

只有这样,腌制酱缸咸材时候,大酱还依然保有原有的品质。如果做上一碗鸡蛋酱,开水炒制一些干白菜,冻白菜,萝卜片等,蘸着吃,依然可以撑到肚胀。

所以,大酱是于家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每年过了元旦,李云舒就会赶紧缝制孩子们新一茬越冬的厚棉衣,然后过了腊八节,就开始制作大酱块了。

于家大酱块子的制作也很讲究,先要挑选黄豆,然后把黄豆炒得糊香,再用大锅烀好,捣碎,凉凉后,再用手在面板上摔打,做成一个一个两斤重的长方形块子,最后再用牛皮纸包好,用细麻绳捆上,吊在厨房里的棚顶上,等待风干发酵。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澳前两,李云舒都会把大酱块子卸下来,一块一块用大洗衣盆放在院子里,用刷子刷洗干净,揉碎,晒干。

然后按照一斤酱块半斤盐的比例,把大粒盐放在锅里,用水熬开,凉凉。

在农历四月十八这一,把大酱碎块放进大酱缸里,再把冷却的盐水浸泡在里面,用一块纱布,一根红绳,把大酱缸封好,盖起酱缸帽子,闷上三。

从第四开始,就是每早起和晚上太阳下山之前,一两遍打酱缸,直到酱块捣碎,成为细细软软的酱。

每还要在太阳升起,气晴朗的时候,打开酱缸帽子,让大酱缸充分暴晒在太阳底下,这样,过了一个月,大酱就呈现出黄黄的,带点红润的色泽。每用勺刀到碗里,就是拿根大葱蘸着,也能吃个肚儿圆。

东北的冬,有句俗语,叫做: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还有句话,三九四九,打骂不走。

由此可见,东北的冬会有多么的冷,用寒地冻形容,那叫一个真实形象。

吃过了腊八粥,于满堂对坐在炕上,继续缝制着最后一件厚棉衣的李云舒:

“我今可能回来的晚,也可能明回来。”

“干嘛去呀?”李云舒问。

“供销社要去省城接货,这不是快过年了吗?省供销社调配的物资今要去接回来。而且今年的物资比去年要多,所以马车队都要去,我也得跟车去亲自压货。”于满堂。

“好吧,那你当心点,注意安全。”李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