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放看出了她的犹豫,笑了笑:“别把这些东西想得有复杂,等将来咱们会有自己的装甲师,部队全机械化,海陆空样样不缺,那才是一个完整的国防力量呢。”
“太遥远了,想都不敢想,我们抗联的战士能有打不完的子弹就能高兴死了,别的哪还敢奢望。”
“别担心,一切都会有的。”
刘开放有一句话没说出来,苏方现有的坦克也好飞机也好在他眼里和垃圾差不多一个概念,唯一价值就是用来培训学员,会开垃圾有什么好兴奋的。
对于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来说,华夏人的兴奋正是他心中的写照,与那些来自于欧洲部分的犯人不同,他来自于北极圈的科累马劳改营,那里是全苏最大的金矿产地,也是条件最为恶劣、活儿最累的劳改营。
当他被押解回哈巴罗夫斯克时,本来以为只是换了一个劳动营,或者像那些同僚一样进监狱工厂,哪怕是这样也足以令人高兴了,至少这里还能有温暖的天气,可是没想到,他被直接发到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苏霍伊飞机设计局。
要说这也没错,因为他本来就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研究员出身,对于飞机设计并不陌生,可他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一种名叫“火箭”的无人机。
“火箭?”
刘开放听到这个名词后,马上去了设在共青城飞机制造厂的苏霍伊设计局,位于厂区附近的一幢三层砖混楼,除了办公地点,外面还有一个加工车间,以及一条用于验证的跑道。
苏霍伊对于这位神秘的东方人早有耳闻,一听之下亲自迎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他的老搭档伊万诺夫。
“苏霍伊总工,伊万诺夫工程师,你们好。”
“刘先生,你好。”
在这里不称别人为同志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苏霍伊还没有完全习惯。
“我听说你设计了一款全金属的单翼战斗机,是吗?”
“是的,我们画好了设计图,需要建立模型完成风洞试验,再对设计上的缺陷加以改进,最终完成定型。”
“缺什么?”
“资金,做实验是很费钱的。”
“如果你能得到足够的资金,多久能完成定型?”
“一年吧。”
“据我所知,远东不产航空发动机,也没有合适的航空用铝,将来它如何量产呢?”
苏霍伊有几分无奈:“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无法保证,设计出来的飞机一定能通过上头的检验,更不能保证优先生产。”
刘开放对这位总设计师笑了笑:“所以现在它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你们要做的是改进现有的战机,比如16,它的操控性太差,速度和灵活性也不够,唯一的优点就是小巧可爱,需要的跑道很短,想想办法,让它变得厉害一点,我保证你会得到足够的资金。”爱看书吧ikashub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