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你是自幼寄养在蔡府的?”李三坚听蔡绒雪讲述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原来蔡绒雪是宋已故宰执蔡确幼女,当然李三坚并不知道蔡绒雪之父的姓蔡名确,而只知蔡绒雪之父曾为宰执。
蔡确,福建路泉州人氏,嘉佑四年进士及第,至此就踏入了仕途。
蔡确生活的年代为宋朝廷政局剧烈动荡的年代,是风起云涌的时代,是革故鼎新的时代,是王安石变法的时代。
蔡确是王安石变法主要支持者之一,是坚定支持王安石变法的。
危机四伏的宋朝廷亟需,儒学复兴的思潮也激励着革故鼎新的到来,宋士大夫崛起也鼓励着革故鼎新的到来。
此时对于处于宋经济发达、重视教育的南方重镇泉州的蔡确来说,受到当时士人经世致用思想的鼓励,与众多满怀壮志的士子一样,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之中。
出身于普通宋官宦之家的蔡确仕途之路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数起数落,是潮起潮落。
蔡确进士及第之后,初为邠州司理参军,后任管干右厢公事、三班主簿、监察御史里行、判司农寺等职。
蔡确任监察御史期间被其弹劾的官员有韩缜、张宗道、王休复、沈括、王韶等人,被其弹劾的官员数量众多,就连王安石也被蔡确弹劾过。。。
蔡确弹劾官员事由,有作奸犯科、违法乱纪的,也有因蔡确争权夺利而打击政敌之目的。
蔡确在监察御史的任上是以弹劾为己任,同时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朝廷官员。
蔡确于元丰二年五月被擢为参知政事,至此就踏入了朝廷中枢,并大力推行王安石变法。
元丰八年被擢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也就是朝廷左相,其仕途之路也就达到了顶峰。
元丰八年,宋神宗皇帝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年仅十岁的赵煦继位,朝廷风向于是就发生了变化,太后高氏与司马光掌握了朝政大权,其后就是打击变法派,元丰党人,作为元丰党人的首领蔡确,当然就是首当其冲,在这场无法扼止的劫难之中成为了被诘难的第一人。
时任朝廷左相的蔡确此时被各种理由左弹劾,右弹劾,同时将其贬官,并且是一贬再贬,直至贬至岭南蛮荒之地。
蔡确被贬至岭南之后,身边只有三人,就是其小妾琵琶,还有就是琵琶所生的两女,其中一人就是蔡绒雪,当时的情状是凄凉无比。
其后蔡确妾室琵琶染上了岭南瘴疫,并就此病故,蔡确不久之后也病死在了岭南,成为了被贬死的宰相。
又是如此,又是党争,又是党同伐异,李三坚听完蔡绒雪讲述之后,心中暗叹,苏轼如此,蔡确如此,就连出生在琼台儋州的李三坚究其根本,也许也与此有关。
李三坚此时心中不由得生出与蔡绒雪同病相怜之感。
好好的轰轰烈烈的变革却演变成了党争,演变成了党同伐异,演变成了争权夺利,并且是愈演愈烈,直至现在都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李三坚估计王安石都未料到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估计神宗皇帝英年早逝也与此有脱不了的干系。
如此之事造成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生死别离?造成了一出又一出人间惨剧。
何必呐?何苦呢?李三坚心中叹道。
“你还有个姐姐?她现在何处?”李三坚随后问向蔡绒雪道。
蔡绒雪闻言微微摇头道:“奴家自幼与家姐失散,不知道她现在哪里。”
蔡绒雪父母病死岭南之后,先是被寄养在了一户农舍,在蔡京怜其族兄遭遇,并寻到此户农家之时,蔡绒雪的姐姐已不知去向,后据估计应该是被牙人拐卖了,不知道被卖去了哪里,此时是生还是死,没有任何人知道。
“姑娘节哀,在下。。。”李三坚顿了一顿后接着问道:“蔡老相公应该还有其他家人吧?他们在哪里?为何对。。。对你是不闻不问的?”
李三坚料蔡确兄弟姊妹、儿女甚多,为何确置蔡绒雪于不顾?任其自生自灭,就算蔡绒雪被寄养在了蔡确族弟如此富贵之家,也不应该如此啊?李三坚心中暗道,蔡绒雪的亲人将其接回领养也总比寄养在他人家中要好得多吧?最起码平日里还是有所来往的,最起码会对蔡绒雪多加关顾吧?
“娘亲是妾室,奴家是庶出。”蔡绒雪闻言黯然的答道。
原来如此,李三坚心中暗道。
事情与李三坚估计的差不多,蔡确不但有两个亲兄弟,还有许多儿女,可无一人关心或者照顾蔡绒雪,其缘由就是因为蔡绒雪是庶出,是小妾所生,而且是平日里不受他们待见的小妾所生,因此蔡确死后,蔡确家人之中根本无人关心蔡绒雪是死是活,由她自生自灭。三kkkkxs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