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长亭送别(1 / 2)我有横刀伴酒首页

吴冕听张宗舟似乎有当年那个陌生男人的线索,禁不住急切问道:“谁,他是谁?”

张宗舟沉吟不语,缓缓地转身前行。

吴冕心下焦急万分:这叫什么事儿啊?好不容易有了一丁点眉目,怎么不往下说了?

于是紧走几步跟上师父,来到崖畔的钟亭,见张宗舟席地坐下,吴冕也跟着坐下,看着师父第一次出现这种神情,他也不禁心急如焚。

良久,张宗舟缓缓开口道:“这个人的事情及其凶险,你就不要打听了。”

吴冕脑袋嗡地一响,心中着急,也顾不得礼仪了仓促说道:“师父,赶快告诉我,事关我家上下还有我爹娘这么多条人命,这么多年来一直百思不得解,一点头绪都没有,要是连你都不肯说,我怎么办才好?”

张宗舟瞥了他一眼,吴冕知道刚才语气过激,也不再往下说,只是心中急切,如坐针毡。

宇文丹青第一次听说吴冕的悲惨家事,当下也是眼神焦急地看向师父。

又沉思了半晌,张宗舟开口说道:“说起这个人,还是你们的师兄……”

大约是四十多年前,张宗舟外出云游归来,在山门牌坊下看到襁褓中的婴儿,那时候朝政腐败,吏治不修,一路上见惯了易子而食种种惨状的张宗舟心有不忍,便带上山抚养。

襁褓里没有留姓名,张宗舟便给他取了三清山上的青字辈,叫做青河。

小婴儿一天天长大,作为师父的张宗舟便开始传他武功,没想到此子天资卓绝,所学功法进境比寻常弟子快得多,谓之一日千里也不为过。

年纪轻轻便已经学会了参同契,游龙剑等三清山绝学,张宗舟看着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小徒弟这么有出息,也是疼爱的很。

平日里除了传他武功,便是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小道士青河一直乖巧听话,直到那件事发生。

在小道士快二十岁的那年,天下已经彻底崩坏,群雄并起逐鹿,大许王朝国已不国。

那时候三清山都会派人去往山下施粥给流民,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流民无家可归,食不果腹,听说三清山有粥场,便在山脚下越聚越多。

知道有一天来了一大队兵马,把流民们团团围住,领兵的那位将军抓走了所有的男丁,青河本想反抗,可看见一帮老弱妇孺都在刀刃之下,只能就此作罢。

回到山上,青河越想越觉得气闷,便向张宗舟辞行,说是要寻一位明主,重塑河山,让耕者有其田,让这天下太平,世间常安。

可三清山有三清山的规矩,既已入了宗门做了道士,便不能参与世间杀伐,深陷俗世。

张宗舟也不愿看着自己心爱的徒弟走进乱世那个血海漩涡,这么多年的养育教诲,早就视如己出,难以割舍,便没有同意。

谁知青河去意之坚决远出张宗舟预料,只见他含着眼泪给二十年来如师如父的张宗舟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随即割袍断义走下山去,从此杳无音信。

张宗舟说起这件往事,过去那么多年了,仍是心生感伤,不知青河最后可否寻得明主,不知是否尚在人世,若是,为什么不回来看为师一眼?

张宗舟叹了口气平复了心情接着说:“游龙剑法是为师自创,只传过三个人,除了你俩,就是青河了。难怪你能学到参同契,原来是青河传你的。”

吴冕听得入神,继续问道:“那师父,之前他杳无音信,后来又救出了我,你说他有没有可能之前就在我家?”

张宗舟点了点头道:“这就是此事凶险的地方,他没有死,也就是碰见了他心中的明主,救你的时候大郑早已立国许久了,你也说过你家有过披甲护卫,能命人猛攻你家府邸并灭门的,不会是江湖,也不可能是歹人,只能是朝廷。”

听到这番话的吴冕已是被冷汗浸湿后背,心中一阵阵发凉。

这次无论是宗门选拔还是江湖选拔,目的都是日后的殿试,其实只要能进入殿试,就都能全部被朝廷留用,而吴冕的家族仇人就在朝廷,或者说,就是朝廷,这让张宗舟如何放心。

吴冕见张宗舟直直看过来,心中了然,笑着道:“青河师兄的身份我已知晓,仇人就在朝廷我也知晓了,师父不用担心,我一定小心行事。”

张宗舟叹了口气,缓缓道:“本不想跟你说,但这又是你全家的仇恨,为师不能不说,但是仇人就在你要费尽心思进入的朝廷,也不知是不是冥冥中注定的事,凶险万分,为师如何能放心?”

一旁的宇文丹青面无表情地附和道:“师父请放心,还有我在旁帮衬提点,不会有问题的。”

张宗舟勉为其难地笑了一声道:“其实看你们俩心怀侠义,真是为师的骄傲,以后见了祖师爷,我也无愧,只是现在高兴不起来啊。”

第二天一早,张宗舟就叫上吴冕,让他赶紧去玉清殿求第一支签来瞧瞧。

吴冕拿着签走出玉清殿,张宗舟已经在亭子里焦急地等候多时了。

拿过签一看,张宗舟心里就凉了一半,吴冕在一旁看得也不由得紧张了,连忙问道:“师父,这签怎么说啊?”

“第三十九签,半面琵琶半面妆,喜忧参半,中平之签。”张宗舟摇了摇头叹气道。

吴冕看着张宗舟愁眉苦脸的表情,笑着宽慰道:“无妨,祸福皆有定数,师伯也说过我是有气运的人,一定没事的,我也会多注意。”

张宗舟瞪眼骂道:“那老牛鼻子的话你也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