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热线(1 / 2)记者锋芒首页

题记:李学锋变成李锋芒,河右晚报正式创刊,他成为热线部记者,火灾现场敢往里闯,抓贼过程敢伸手。

在河右晚报社创刊开始的最初三年,孙继全基本不多过问,他明白自己插手多了田禾跟李甫会缩手缩脚,不利于晚报社发展。也就是说三年里他就批评过一个晚报记者,还是创刊前一天,而这个记者居然是自己亲生儿子相认后他跟李学锋说,当时我就是知道你跟我的关系,也会批评你,可以有锋芒,不要太毕露。

出了会议室,李学锋觉着有些委屈,但并没有影响心情,当时站出来喊“我是记者”时,他已经权衡过了,这肯定是不对的。只是“大领导”这么严厉批评他没想到,在大学课堂上觉着挺和蔼啊。

终于,河右晚报1998年10月8日正式创刊,创刊词是田禾亲自书写的为大众服务,阐述了这张报纸的性质,最后一句就是“本报将尽心竭力为大众服务”。而这个田禾说是受了李锋芒影响,一个记者要为民请命,一张报纸更是要有这份担当。

李学锋本来第一篇报道用的是名字是锋芒,田禾给改成李锋芒,说锋芒这名字太像写评论的。自此,本报讯本报记者李锋芒这样的报道几乎天天在晚报能看到,李学锋这个名字慢慢就没人叫了,他自己也习惯了,采访时就直接说:您好,我是河右晚报记者李锋芒。

河右晚报创刊号对开十六版,李锋芒写的“我省医疗管理工作将有大动作”成了实质性的头条,当天晚报社所有员工上街、进社区,免费给市民赠阅三千份报纸,而大家喊的口号基本雷同:

“我省医疗管理工作将有大动作河右晚报创刊,欢迎订阅!”接下来三个月,整个报社仍旧把发行当做重中之重,但订阅太慢且战线太长,只能暂时主打零售报摊,这就要求每一期的头条必须醒目轰动。为此河右晚报社在经营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每个头条额外奖励采写记者一百元现金。

在报业史上,“晚报”就是指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就时间论早晨出版的同类报纸该叫“晨报”,也有想兼顾晚报晨报特点的叫“时报”。这个特点李甫在上岗培训的时候很形象给李锋芒他们讲过四点:

第一、晚报要像灶上热锅,家常菜才是最好的菜。除了像日报一样报道当天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更多将精力集中到老百姓身边,要帮助老百姓发表意见、要求。

第二、晚报要像沿江垂柳,轻柔之际给人阴凉。要更多关注社会和文体新闻,要提供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知识,做读者衣食住行的参谋。

第三、晚报要像床前台灯,就照亮要读的那页书。新闻要注意生动活泼,短小精悍,有人情味和可读性,要努力培养老读者,引发共同兴趣。

第四、晚报要像春风化雨,到哪就带出一片绿洲。这是强调专刊、副刊。

李甫当时讲完这几句,叹口气说这都是纸上谈兵,但大家得记着,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以他最早的雄心大志,那就是办一份河右省真正意义的晚报,打破新闻常规,破旧立新,一举成名。因为这份报纸起步后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省城就是龙脊晚报,在地市则是地市日报的下午刊也是早晨出,如果办成真正的“晚上报”,就能坐到避重就轻,那么肯定会震动整个河右省新闻界。在这点上,田禾举双手赞成,“大领导”孙继全也想这样,但起步资金的捉襟见肘只能让英雄气短。

李甫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把真正晚报的办报理念灌输到自己的记者编辑,体现在河右晚报版面上,尤其是“晚报信息早”,在时效是新闻第一落点的时代,这是多么可贵。

还有一点田禾其实没有跟李甫多交流,他知道他这哥们是多么的理想化,而“晚上报”需要的是怎样的城市环境,在一个欠发达地区办一份真正晚报,其投入与风险都是巨大的,还有发行是个大问题,邮局没有晚上送报纸的。所以赞成是赞成,但不如稳妥求全,模糊定义,做大做强了再折腾不迟。

不管多么大多么美好的理想,总归得回到现实来创刊之初,晚报不是晚报,晨报不是晨报,因为各方面因素决定,河右晚报得跟河右日报一起发行。

但有一点这三个领导是绝对能达到一致,不管是“早上报”还是“晚上报”,新闻的独家是一杆旗,所以他们准备在晚报运行平稳后,成立一个特别报道部,李学锋就是这个部的人选。

河右晚报社最早就设立了两个大部门,一个编辑部一个新闻部,大家分散在门上挂着部门名字的办公室,但没有分口随便跑,重大新闻指定去,都也明白这是报社观察每个记者的特点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