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积极(2 / 2)记者锋芒首页

元旦前,程老师带着姥爷跟他去了北京,参加了海峡两岸音乐同声晚会,一老一少二重奏的唢呐怀乡曲技惊四座,尤其是姥爷的吹奏,得到国内诸多唢呐大师的肯定。音乐会后,李锋芒带着姥姥、姥爷在北京逛了两天,还参加了一个唢呐协会的小型表演。

第一次到北京的姥姥想看一次天安门升旗,可是只请了三天假,于是说下次吧,随即买票准备返回龙脊市。三个人都到了北京火车站,李锋芒接到电话通知:你的作品获得国家新闻奖特别奖,特邀请您参加。

问清时间就是两天后,李锋芒直接给田禾打电话,他还没收到消息,连说好事好事,这是咱们晚报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奖励,你就甭来回跑了,直接领完奖再回来,费用单位全部报销。

李锋芒说举办方要求咱们派个领导参加,您来还是李总来,或者孙总?这稿子其实是孙总写的,我拿的脸红。

田禾说你就甭谦虚了,这个特别奖一般都不是给的稿子,而是给的记者,你这一年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跟孙总商量下,他去最好。

从火车站出来,李锋芒对姥姥开玩笑说您福气大,想看天安门升旗,就又来了三天假期,我还捎带那个奖。姥爷笑着说福气是你的,我跟你姥姥沾光。

就住到了天安门广场附近,第二天早早看了升旗,心潮澎湃,姥姥眼泪都出来了,她想起自己女儿年轻时候来过这里,这也是她想看看的缘由,只是怕扫兴没提。

李锋芒也见过自己母亲在天安门前拍的照片,也大致猜出姥姥为啥要来看看,但装作不知情。看完升旗,李锋芒带二老去了趟八达岭长城,姥姥腿不好,他就硬背着爬了上去。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其实李锋芒对长城并不陌生,老家雕凹后面那片原生林旁边就有一道土墙断续连绵,小时候爬上爬下的玩,后来才知历史学家考证过那就是长城,且比这明长城古老的多,是秦长城。

两天后孙继全跟李锋芒参加了这个颁奖,河右晚报还派了马明自跟着拍照片。当年度河右省所有媒体中李锋芒拿的是最高奖,为此河右日报发了稿子,河右晚报更是在头版放了李锋芒领奖的大幅照片,头条标题:本报记者李锋芒获得全国新闻奖特别奖。

当然,这个稿子是李锋芒写的,因为他就是文字记者,自己写自己实在不好意思,他就把主办方的颁奖理由抄写了一遍,加了导语就发回去了,这是他第一次没有署自己实名而是本报记者。

在北京,孙继全请李锋芒跟姥姥、姥爷吃了顿烤鸭,三年后李锋芒对孙继全说:爸,您记得请姥姥、姥爷在北京吃烤鸭,姥姥说过你一句话,她说你没官架子,跟她的孩子一样。

孙继全说我记得,如今老人家去了另一个世界,她含辛茹苦为我带大了儿子,尽管回报不及万分之一,但我很庆幸还请她吃过一顿饭。

李锋芒母亲在天安门前的照片半张,被剪下来的一半便是孙继全。

这顿饭后,李锋芒一家就坐孙继全的车回到龙脊,路上孙继全说你很好,晚报这几天有些动荡,最好不要掺和。

“不会,您放心,”李锋芒说一个多月前李总编跟我聊过,我当时就表态了,孙继全叹口气说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可是报社有报社的难处,得等机会。

其实在北京期间,李锋芒就接到过几个中层主任的电话,李锋芒一概回答说自己回不去。

这一年河右晚报在河右省的名声很大,但发行一般,广告经营更是一塌糊涂,总算账勉强持平,这跟预期有很大差别,大家收入就一般,尤其是承诺解决编辑记者的身份问题,一个也没给办了。

李锋芒回到龙脊,田禾跟李甫已经商量好了对策,就等孙继全点头,这有点像釜底抽薪:除了编委会成员,创刊之初从河右日报社来的人员全部返回原部门河右晚报社全员下岗,首先竞聘部门主任,然后部门主任跟编辑记者双向选择……他俩想从根本上打破旧有体制,能者上,能者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