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以战养战的策略(1 / 2)大隋之君临天下首页

注意到天子阅读完奏折里的内容,数位文武重臣出于对天命所归的敬重,对天子睿智的肯定。

各自端正好自己的身板,以对待高祖皇帝的规格,准备倾听接下来的圣断。

“在原有的基本用兵方略里,以骑兵对骑兵,再加一条策略。”

听着天子的第一句话,长孙晟、伍建章等重臣抱以一丝的期待,究竟这一条策略会是什么。

之前种种迹象无不表明出,天子眼光比较独到,说不定还真有其余的有效策略。

“骑兵北进草原之时,朝廷不提供任何干粮,一切当以战养战为标准。”

环视起众臣,杨政没有停顿,缓缓的开口道。

在对付牧游族这一问题,大隋还是太过于保守,仍旧处在以往的老旧观念。

鉴于这样的原因,特意将凶猛的战斗作风加进去。

顺便为今后的对外战争之中,采用以战养战策略的执行打下基础,以便没有阻力的执行下去。

毕竟,大隋必将扫灭突厥、吐谷浑,包括高句丽、契丹、倭国。

特别是将来跟大食国,及其波斯国扳扳手腕,后勤补给线无疑会无限拖长。

譬如当时汉朝北击匈奴,深入草原不断作战,相应的,补给线压力很大。

要不然,在汉武帝后期的时候,也不会下什么罪已诏。

罪已诏是什么,说白了,皇帝的自我反省书。

要知道汉武帝后期,战争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国内重现秦末的景象,隐隐有起义的前奏。

否则,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傲气,没事下什么罪已诏。

因此…

无论是古代或者现代战争,必然需要投入很多的物力和人力。

甚至,整个国家的一切力量都会被调动起来。

为了应付战争,导致国家的许多事业荒废无人管理。

比如农业耕种,使正常经济无法运转。

而战争需要物质作为基础,且消耗很大,这样容易把国家拖垮。

所以,有时候可以过掠夺来进行补给。

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草。

这样军队就可以得到补充,持续发动起战争。

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

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飞涨,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

百姓既要耕田养家,向朝廷交税,每年还要服徭役。

战争打得就是经济,势必造成盔甲、弓箭、矛戟等军用物资,其中包含着民力的大量消耗。

因此,原地补给一石粮草,相当于从本国运来的二十石。

消耗巨大之下,必须从国内加以沉重的赋税,以此来给战争提供强大的支持。

长期加重百姓的负担,必然会使得民间贫苦,到处都有着民怨。

历史杨广三征高句丽,战略眼光一流,国策无可挑剔,确实是该大举进军。

虽然有众多的因素才导致灭亡,但可以肯定的是,终究没有考虑到民力的承受限度。

在外作战夺取敌人的粮草,一方面使得敌人物资出现短缺,还可以让已方的后勤得到补充。

比起在国内运输至边疆,还可以消耗对方,无疑要好许多。

故此,必要时刻使用国力进攻,根据局势推行这一条策略……

以战养战!

原来是这么个策略,数位重臣面色一顿,心下不由感到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