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采访(1 / 2)寻荫记首页

2004年冬,向歆在大四这年继续在“今日财经”这家知名财经媒体实习。她日渐熟悉业务,申月常带着她一起出席各类行业会议,企业媒体发布会。

有一段时间,恰巧遇上集中采访多家行业领袖。于是她配合申月做企业家或高管访谈的各类资料准备。

这些企业家找申月做深度访谈,一般都是基于几个目的,要么是公司有新产品、新项目要上市了出来露脸发声,要么是常规企业宣传,最差的就是公司出事了要做公关危机。

每次访谈之前,向歆会先搞明白对方做访谈的目的,然后列好采访大纲,交给对方公关部核实,最后拿到一份企业方确定的采访大纲。

这个框架决定了访谈的边界。就算是申月做访谈,也不能越出边界太多。媒体记者总是和企业之间有无声的默契。

可老道的媒体人总会在实际访谈中挖到那么一些不在纸上预备好的东西。

每次采访稿件写完之后,大多数时候还是会回发给公关部确认。毕竟,很多企业的老大着着就漏了嘴,公关部就得在后面把那不该出现的东西偷偷抹掉。

这样的流程进行一段时间后,向歆觉得虽然准备的过程很枯燥,但采访交谈的过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申月也觉得她日渐成熟,把采访后的稿件整理交给她,自己把把关就交稿给编辑了,两人合作无缝衔接的很好。

这,申月主动约了光合集团的总裁黄玉合做访谈。结果他秘书临时电话过来告诉申月,黄玉合突然抱恙不能接受采访了。申月表示遗憾,想之后再约。

黄玉合的秘书委婉的表示抱歉,却推荐给了申月他们新业务的一位总经理,表示能否沟通一下,由这位高管来接受这次采访。

光合是香港的一家综合业务巨头,其业务涵盖地产,金融,矿业及其他传统实业,资产几千亿,年收入几百亿。申月之前曾为光合做过专稿,对方印象颇深,这次也是颇卖面子愿意接受采访。

按理,临时更换采访对象,应该对方公关部先来确认,却临时由对方老板秘书通知,显得有些突兀。

申月拿到了对方给的这位被采访的高管,抬头是“光合信息科技总经理齐昀晖”。申月也纳闷,光合一直做的是传统实业,什么时候开始做信息技术了

申月上问了一下光合的公关,对方很久才回复,是他们在国内新业务的高管,看能否帮忙安排采访。

向歆仔细查询了一下这位齐昀晖,没有发现任何信息,倒是查到了早两年光合注册了信息科技这块业务,做通信业务。

两人就更纳闷了,不知光合老板此为何意,倒像是临时安排出来的。

申月自己电话联系了这位齐总,大致聊了一会之后放下羚话。

两之后,一名叫乔寅的女孩联系了向歆,自己是光合集团子公司光速科技的公关经理,特来对接这次采访。并且给了向歆公司介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