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9章 援缅抗英(2 / 2)洪流微澜首页

“亲王殿下,敝国愿全力以赴协助贵国达成此事!”

几天之后,在文祥的帮助下,奕整理出一个折子上奏咸丰帝,痛陈鸦片之弊和英国之害,又把俾斯麦的思路修饰成自己的想法,给咸丰帝做了一番世界知识普及。同样年轻的咸丰帝对其父道光帝在鸦片战争中之败也耿耿于怀,自然接受起来非常容易。

此时清国财政状况已经远好于原时空,颇有些大国气象。军机大臣中的华夷派大臣本来就看欧洲人和鸦片贸易不顺眼,此时见咸丰帝想拿英国人开刀,无不大赞英明而亲欧派基本都被德国人拉拢,在俾斯麦和德国商人的沟通下,也顺水推舟的站到皇帝一边在洋务问题上,清国朝廷呈现空前的一致。

于是一个德国人出技术、出资本,清国人做代理、出土地、出原材料,大搞军事工业援缅抗英的计划开始提上日程。

俾斯麦见他到远东的目标进度有了质的飞跃,十分欣喜的给谢绾写信汇报。谢绾并未多做评论他也没办法做什么评论,只是叮嘱俾斯麦一定要注意战略隐蔽,不要让英国人太早发现。

清国方面负责与缅甸沟通工作的是云贵总督恒春。

此人曾任刑部满尚书,因犯事被贬为云贵总督。得知这个大任务后,觉得是个重返中枢的集会,也非常积极,立即召见了缅甸王国使臣。

缅甸的近代化改革虽然如火如荼,但国内保守势力也十分抵触。按道理说,缅甸的保守势力更亲近清国,是清国影响缅甸的重要通道。但恒春一心只想着朝廷的任务,不顾传统关系,直接警告缅甸的保守势力不得干扰敏东国王的改革。

随后,清国一支使团从云南进入缅甸,其中除了朝廷及云贵总督的使臣之外,还有几名扮成商人的德国军事和经济顾问。

敏东本来忌惮清国支持的保守派,在改革中束手束脚,还对清国有些腹诽。此时得知清国愿意支持他改革,并支持他收复失土,也十分欣喜,对清国的使臣和德国的顾问恭敬有加。

不过,三国间也不是完全没有矛盾,只是共同利益暂时掩盖了而已。敏东趁着清国对他的支持,以反对改革的罪名对国内保守派大开杀戒,也清洗掉了亲清势力。

没有了反对势力,又有了德国顾问的指导,缅甸进行了更加大刀阔斧的军事和经济改革。相比宋插和谢绾因为实力不足而在中南半岛上分而治之,循序渐进的推进西化,缅甸在清国和德国的军事支持下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西化非常激进,这使缅甸成为这个时空中,在十九世纪中叶远东地区西化最为彻底的国家。西化大大提高了缅甸的财政和军事实力,但这种早熟也埋下了农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也给清国培养了一个头疼的敌人,这是后话不提。

不管清国和德国怎么遮遮掩掩的实施援缅抗英战略,英国人还是敏锐的觉察到了。英属缅甸总管不安的给内阁去信,详述了调查结果,建议英国对缅甸采取更加积极的进取政策,防止缅甸人的反扑。

英国内阁则从英属印度、英属缅甸、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的报告里更嗅到了德国人存在的气味。时任英国首相巴麦尊子爵并没有太重视缅甸的动静,倒是对德国人的问题更为关注。他用手杖拨弄了下内阁会议室大办公桌上铺满的文件,冷笑道,

“动作挺快啊……看来是时候给德国人一点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