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撕鸭腿的动作一顿,小声骂道:“那是她活该。”
“我听我爹说,赵宰相举报威远侯通敌叛国,并且还在威远侯府翻出了罪证,陛下勃然大怒,下令查抄威远侯府,阖府上下百十口,无一幸免。晏家被问斩的当日,晏贵妃也在自己寝宫里悬梁自尽了……”
阿庚又是一愣,他一下又一下地嚼着烧鸭,味如嚼蜡,就连哭和埋怨都忘了,好一会儿,他忽然道:
“一定是赵宰相和皇后搞的鬼,那天在养鱼池旁,她和我母妃争吵,肯定就是因为晏贵妃的事……一定是他们……”
不得不承认,阿庚他是那般的聪明,六七岁的年纪,便能从两件事少得可怜的关联中,一下猜中真相,并且多年后,事实证明,他猜的是对的。
命运对阿庚很残忍。
本该是在父母膝下承欢撒娇的年纪,他本也是天真无邪的少年,可卓妃死后,就在这半月的禁闭中,阿庚一夕之间,似就长大了。
我找到了混进来的方法,日日来陪他,或给他带鸡鸭、或是我阿娘做的糕、或是外头的新奇玩意、或是炭火棉衣……
他软禁结束的当日,第一件事,便是来到皇后寝宫,寝宫外,他便跪下,一步一步地跪走到皇后面前,向她谢罪、请她原谅那日自己的无礼。
他无疑是聪明的。
那日他在先皇面前要求重查卓妃溺水一案,并指控皇后,险些说出真相时,毋庸置疑,皇后动了杀心。
但阿庚那日的谢罪,让她对阿庚的防备一下懈怠。
是她想多了,六七岁的孩子,又怎么藏得住事呢?他如果当真知道卓妃溺死的真相,早就闹到先皇那儿去了,怎会忍到现在?
瞧瞧他现在的样子,毫无骨气,像是一只小狗儿似地,那就当一只小狗儿养,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只有我清楚,他表面平和、唯唯诺诺甚至是怯懦无能,可他皮囊下的骨头是那么地锋利,惊涛骇浪被他藏起来,藏在面具下,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我心疼,却又无奈,我无法说服他放下仇恨,能做的,就只有默默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承担这份痛苦、折磨,互相慰藉、取暖。
那段漫长的岁月,过于痛苦,事至如今,我也不愿再回想起。
失去母妃、又不受先皇喜爱的阿庚,在后宫内的生活可谓更加举步维艰,以前太子捉弄他,他尚且反抗,可自那之后,他只逆来顺受。
渐渐地,太子也厌倦了欺辱他,毕竟欺辱他,没有半点儿乐趣可言。
如果不是心善的容嫔会时不时地照拂阿庚一二,她膝下的四皇子亦是个古道热肠的性格,十分可怜阿庚的遭遇,常常以兄弟自诩,把阿庚护在身上,替他挡了不少明枪暗箭,只怕那段时日,阿庚会更加难过。
值得一提的是,先皇从不会只偏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