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模考和经济危机(改(1 / 2)我们的1982首页

学习小组的四人近几日便不再上晚自修,各自回家早些休息,就连杜成松都托徐广峰的福,蹭到了个考试名额。

这次全市高三模考完全模拟真实高考,高一高二的学生全体放假,就为了给高三学生腾出考场。考试前最后一天,整栋教学楼都能听见桌椅来回拖动的声音。

这个年代的高考还是全国一道卷,但是各地的分数线还有出入。

在苏省,按照往常的难度推测,文科考生起码要考到420分,理科学生则至少要考到440分,才能确保上本科。而安城一中一九八一年的高考,一百八十一名参加,十二名进入本科,二十三名上了大专,这已经算的上是不错的战绩。

全市模考难度略高于高考,出卷人也是优中选优最为资深的考试,而且照往年看,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在模考中都不会太差。

第二天一早,每个人都带着准考证在指定的考场外等待。

陈许后面站着的就是陆大有,上身还裹着一件棉袄,下身却只穿着一件绿色的单薄军裤,浑身上下小幅摇摆抖动。

“你这是在干什么?”陈许好奇地问。

“太冷了,取暖。”陆大有又搓了搓手,哈了一口气。

陈许哈哈直笑:“你太逗了。”

这就是“取暖全靠抖”。

陆大有疑惑挠了挠头,不明所以。

陈许往远处一看,高一玮被分到了隔壁,和杜成松一个考场。

杜成松在这个学校里一个人也不认识,只能跟紧高一玮说话。

高一玮看了看杜成松准考证:“杜哥,你就坐我前面,考试时候多伸伸腰,懂吗?”

高一玮言语隐晦,但是杜成松还是懂了:“你别耍这个小聪明,要不然我告诉你爸,告诉高馆长。”

“我……我是说考试时间太长,多伸伸腰醒醒困。”高一玮只好解释。

“你说你和陈许从小一起长大,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杜成松不由问道,“成绩这一方面就不说了。别人都喊徐广峰‘徐哥’,你只敢喊‘徐老师’。”

“啥差距啊,搁一个月前,他就和我一样,谁知道他吃了什么人生果,成绩进步这么快。”高一玮撇了撇嘴,“再说了,他就是成绩好才敢喊徐阎王‘徐哥’的,徐阎王也不好意思向自己的学生请教问题呀。”

“有志者,事竟成。你也努力,有吃了人生果的陈许帮忙,半年时间足够冲刺一个本科了。”

“那必须的,不只是本科,我还要去首都……”高一玮又飘了。

铃声终于响了起来,各个考场的监考官陆续到位,学生手上拿着准考证和身份证有序进场。

第一场是语文。语文这一门学科是陈许除了政治之外最没有把握的一门课,好在这个时代语文的难度还远远不及二十一世纪。风险最大的一块就是作文,如果走题就全完了,这几日杜成松和徐广峰这两位文系大佬叫了他不少小窍门。

三段论啊……关键时候借景抒情……抒情篇幅的多寡……作文名不会起就稳着来,可不能写偏……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