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的处理货,那可不是随便能拿到的,一般都由人家内部自己消化了。
谁还没几个亲戚朋友不是?就算不合用,转手出去也能小赚一笔,怎么想都合算。
至于这个质量瑕疵的度,那也是把握在销售员手里,有的甚至连一点包装破损也给算进去。
反正人家拿的是死工资,又没有销售提成的概念,多截留一件,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谁不乐意?
这种三件两件小打小闹的,也没人揭发。
而像是那种数量大的,比如运输保管不当引起的批量质量问题,或者换季货底清仓等等,就会在供销社公开处理销售,起码要保住本钱。
无疑,这些处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极为合适的。
只是机会可遇不可求,真遇着了,也不一定抢得上。
那才叫真正的哄抢,火爆得一塌糊涂,分分钟售罄的节奏。
袁大爷敢拿不要票的处理品来说项,仗着的就是在供销社当销售主任的二闺女。
偏偏宋春安还真就吃这套。
这年头,人们普遍都穷,物资也匮乏。
限量供应的政策下,可以说,票据的价值已经可以跟货币比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别看宋家在乡下务农,有自己的宅基地、自留地的,吃大集体,好像没多少花钱的地儿
可过日子总得有抛费,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得花钱。
这还是小可
大头还是家里孩子结婚,那需要置办的就多了!
也不必一一枚举,全都要钱要票。
宋家没分家,一大家子一起过。
宋老太是个能干人,生养的几个孩子,磕磕巴巴全拉扯大了。
老两口开明负责,孩子到了年纪,想读书给供,找工作给托关系送礼,结婚该置办的东西更是没少了谁的。xiash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