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是相对成熟。
烧制硬化环节终归会因为泥板的选材、加工、烧制等原因,时不时出现问题,轻则泥板破裂、内容因破损而残缺,重则整体破碎,连一丝修复机会都不给。
这次新烧的一炉里面,就出现了两块次品……不对,应该是两块废品。
如果只是几个小地方有破损,出于成本考虑,通常会由专人用颜料“画出”缺失的字符等手段,使泥板能被继续使用。这种情况属于常见的小事儿,不会通报给先知。
而“重做”,也就意味着已经破损到了无法修理的地步……这么说同样不正确。
由于记录使用的文字分两种。一种是先知给族人们“扫盲”用的纯拼音字符版本。这种的就算泥板真的“大破”,也可由族人重新制作。
但另一种就必须由先知出手了。
与“拼音版”用于推广的不同,这种是先知以记录方便为前提,用汉字写下的文档。且因汉字经常遭遇“想不起怎么写”,故还大量夹杂着英文、日文,甚至白字……除了先知自己,全天下无人能认得出来。
这就是坏了两块需要先知重制一块的原因。另一块“拼音版”的会有专人处理,无需劳动先知。
.
“科工院”里的一样繁忙。
虽然离【科工院】正式建成还有不少距离,但能开展的工作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
先知近期虽然没有推出新东西,但之前留下的就够【老师傅】们好好消化一阵子了。更何况,还有大量的“旧”东西,需要想办法量产和量产化……
虽然外来了大量生力军,人手依旧显得不足哇。
.
而至于那些身负“教与学”之责的,更是忙得四脚朝天。
他们背上的担子重得很。
因为第一批“返回执教”的那些人,都属于是快速突击学了些简单货就被赶鸭子上架了的……所以留下来的人必须抓紧时间,在第一批人被彻底“榨干”之前,尽快掌握足够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好把他们替换回来。要是晚了,怕那些在京学习,对知识技术望眼欲穿的人们,会把“教授”们,给活撕咯。
是的。不光是在先居,京都也同样处于烈火烹油之中。先知急着筹建【科工院】和【学院区】,但华夏各地上至长老下至百姓,更是丝毫不管寒冬腊月的天气,全力推进中。
.
对普通人而言,大冬天,天冷不外出。
以前的冬天,大家都窝在家里猫冬。一方面是天冷干不了啥,且到了外面也没啥可干,再加上冬天各种危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省自身的消耗,进而达到节约粮食和其它各色物资的目的。
现在,先知的到来,使得物资储备大大增强。同时,“科工院”的建设,也让先居从各聚居地获得了大量物资支援。如今,生存不再成为问题,于是原本大量的休息、发呆、无意义被消耗掉的时间,都被拿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学习”之中。
.
“不好好学习,那我让你们办事儿,你们也可能干不了啊。”先知如是说。
.
这怎么可以?!
不能为先知办事,不能为华夏出力……这,决不允许!!
华夏民众,热血沸腾。
除了日常工作,一有空闲,便想到学习。
尤其是先居和京都两地,【拼音字符】的读写开始广泛传播,“扫盲工程”稳步推进。
对此,其它聚居地虽然眼馋,但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在……反正自己也正忙着学新技术,【读写】拖后就拖后些吧。先知强力推广扫盲,不愁以后没人教授。
……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师资力量缺乏,无可奈何。
……要是派去京都学习的,敢不用心努力……抽他丫的没商量。
.
先知忙于“写作”,只有必要之时,才会和长老,或老师傅他们一起忙其他事情。
究竟有多久,没有像这样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了呢?
想来该是大学毕业论文以来了吧?
就算把上班时那些工作报告、项目总结也算上,也有好些年了哪。
“写字被卡”也有所好转了。
……
真是和平与平和的日子啊。就是有些怀念电脑、网络和A……
“先知!”有人匆匆来报。
“怎么了?!族长他们又搞出什么事儿了吗?”
问也不问,矛头先指向族长。没办法,先知这也是习惯了。
大冬天的,就族长他们还每天在外面浪。还时不时闹出些,昨天有人跌了,今天有人倒了,明天有人伤了的事情,不断刺激着先知“纤细”的神经。
现在只要不是长老他们过来,但凡有人来报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族长。不光是族长一个,整个探索队都是,连新加入的两个年轻狗头人,也是一样的货色——不知道他俩原本就这样,还是来后被“感染”了。
.
就这样,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
生活可能依旧辛苦,但未来无限美好。
与往昔冬日生活截然不同,新生的华夏热烈而忙碌。
就这样,时光流逝,天气回暖。
冬去,
春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