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一顿酒宴,敬祥说服胡冰岩后,杨温就带着两名护卫,转换身份轻车从简悄然离去。
正所谓金朝脱壳,人所莫知。实际上,等待大年初三,队伍再度起行时,杨温早就到达永宁城。
只不过,刚入城不久,永宁城一连串的谣言突然不受控制的发生,连杨温顶着的‘’胡公子”身份都收到了影响。
话说,惹出这件事的不是别人,而是瞎眼后的太阴观观主常自行。自那日棋差一招败落,这老道士不甘失败,改头换面自称麻衣神算,继续在太平军地头上煽风点火。
当然,太阴观是有风水法术传承的,其中《葬经》和《乌青天书》都是前朝道家嫡传,故而每一代风水大师都被传得神乎其神。
鹰扬郎将——董昌本就出身草莽,骤得高位后德不配位,不过是碍于大帅往日情分和威严,尚不敢明目张胆造次。现在侄子被杀,愤怒之余又受到常自在蛊惑,很快就展开轰轰烈烈的造反行径。
“将军面相可比英布,乃是先受黥面之邢,而后得富贵。”常自行拄着拐杖,掐算半晌,方才讲出摸骨算命结果。“然则面有瑕疵,贵不长久,尤其是到了四十岁有一大劫,须得改易风水,扭转命格。”
而董越在少年时曾流落六合,自然听过大将英布的传说,尤其是他还在英布坟冢遗址得到一本六合枪诀秘籍……因此,惶恐不安的董越决定听从仙师指点,奋力一搏。
要更改风水格局,自然要搜集钱粮,征调大批工匠,‘胡公子’杨温也自然逃脱不了捐献钱粮的名额,所以永宁城里的富豪沈家,王家,徐家主事人都被叫到一起,拿着老道士常自行列出的清单,开始一项一项的募捐……如此更是闹得风言风语,甚至引出了当地归隐儒宗刘旬的劝诫。可偏偏太平军以道门经义起家,非但不将儒家那一套治国理念放在心中,甚至焚烧书院,禁制祭祀儒们先圣,不尊孔孟。因此,下面的小头目就将其乱棍打出,彻底引发了城里士绅的怒火。
于是乎,此事引发的第二轮风暴即将爆发——董昌的副手,在前线巡视军情的太平军督抚洪全要回来了!
洪全,字仁干,乃是当今太平梁国国主洪天贵的远房表侄子,师从南粤心儒学派,是太平军中唯一不信太平道而能做到高位的人。天知晓他到底是被发配还是下放历练的,反正其人来此三个月以来,就各种动作不断。
他先是致信节度使兼大帅——张仓水,说治理地方还要靠士绅,怎么能焚毁书院和宗祠呢?凡是愿意为梁国效力的读书人,都要留下来让他们做官。国家制度应该这样定,废除以教治国,改为以儒治国。另一边,他走访各地,聘请有见识的读书人出山,稳定地方,故而越地各处乡野秩序很快就稳定下来。
年轻且精力充沛的洪全有着治理天下的抱负,好不容易取得一点成就,没想到就后方起火,故而他急速往回赶,同时斥责董昌‘改易风水’的荒谬性。然而,还未等他赶回来。就接到了永宁城多名士绅被集体关押的消息。
所以洪全快马加鞭赶路,他要阻止这一荒唐举动!
如此,有见识者都知道,宗室新贵洪仁干要与地头蛇董昌摊牌了——图穷匕见在即!
其实真正的冲突在于太平道和儒家治国的诧异之处。
第一点:太平道治国,遵循太平经教义,以无为治理地方,级别分四级:绣衣法卒,县令祭酒,督抚地师,朝中师君,当朝天师分治各地,提倡以教治世,创造太平盛世。
第二点:以符水教化百姓,使生病者饮用符水,参拜鬼神,忏悔罪恶,提高各地民众德行。
第三点:建立义舍,分发米肉,提倡有田同耕,有返同食,无处不饱暖无处不均匀。
而儒家则以《论语》《春秋》《大学》……等传统经学治国,又兼收并蓄,例行各代王朝的外儒内法之策。
当然,回到眼前,永宁城时下的局面是,洪仁干携带大义,企图压服跋扈将军董昌。至于董昌是真要让道士改易风水格局,还是假装糊涂,全都是一团迷雾。
杨温在化妆进入永宁城后第五日,同六七个当地士绅负责人在关押处见到了督抚地师洪仁干,就随大流装作迷迷糊糊的,准备先摸清对方意图。
“尔等知不知道!”洪全厉声道,满脸煞气。‘董将军乃是我军重将,这些年北抗金贼,当他与金人血战的时候,天下人哪个不是期盼着太平军胜,大伙好脱离金军压迫……幸而,赖众人勇武,打破金朝大军围攻,才有了今日局面。所以对董将军要重修永宁城风水一事,你们都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