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知心密友 龙城的演出相当顺利。 在他们赶到龙城之前,人家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 龙城是全省第一个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地级市,这里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社会和谐,是理想的宜居城市。 《学生村官宋砚秋》的演出就安排在人民路上的工人文化宫大剧场里。 龙城还有几个特点,一是这里还是一座著名的石油城,20万石油大军在为中国的能源发展作着巨大的奉献。 第二个特点是,这座城市移民多。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起,由胜利油田、玉门油田等大型油田抽调来的采油大军会聚在这里,组建起了一个新的石油基地,是一个位居国家中部的石油城。在这支石油大军的人员构成中,大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也形成了文化大融合。二是龙城建市晚,是开发了油田后,才依托在油田的基础上建市的,所以这里的干部队伍建设,这里的一些机构以及新开办的企业,都是从外地抽调或者安排而来的,这也就形成了和油田基地一样的构成模式。先辈们来自“五湖四海”,后辈们也就多为“混血儿”。遗传学的科学论断是,这是人类进化的一种先进模式,人类这样进化主要有两方面的优势:智商高、长相俊美。 所以说,龙城市不但城市环境优美,走在大街上的年轻人也是男的英俊潇洒,女的风姿绰约。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美城。 能把龙城确定为第一站,甘青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刚才说了,这里有甘青的一个情结,而这个情结,不只是她想来体会一下这里的优美环境,感觉一下这里的多元文化。 甘青是想会一位老友,一位在她大学时期给过她精神和物质帮助的挚友。 甘青的这位挚友也是个“油二代”,祖籍湖南,大美女。 她们的认识应该追溯到十几年前了。 甘青上艺校时,非常喜欢看书。她这一习惯的养成主要也是与她的家庭条件、环境有关。 她的父亲常年有病,好像永远都在喝着一种什么中药剂。打她和甘果懂事起,就是母亲担当着家庭的生活重任。父亲本来个子就小,再加上有病,家里就跟没有男人一样。 父亲是什么病,谁也说不准,家里本来就经济拮据,但还要花钱给他买中药治病。 甘青、甘果是闻着中药味长大的,这也就有人说了,这俩姑娘为什么能长得这么漂亮呢,那都是被中药熏出来的。她们的父亲倒是没有什么见好,俩孩子却收到了药疗的效果。这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说法而已。 但不管怎么样,“没男人却有病人”这一现实是造成这个家庭贫困的真正原因。 小时候上学,甘青和甘果都是合用一块橡皮,合用一支钢笔,就连最不值钱的铅笔,一人也只有一支,用完了才能再买。看到小伙伴都有五颜六色的铅笔和每人几支钢笔,她俩都羡慕死了。这还不是最伤害她们自尊的,小姑娘都喜欢穿漂亮衣服,这也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是她们姊妹俩却没有这个福分,看到别的孩子换新衣,姊妹俩就回家给母亲要,可是得到的却是失望再失望,母亲开始是先安慰她俩,见她俩不听话就开始骂她们,继而是打她俩,后来就是母亲搂着她俩一起哭。 等她俩懂点事了,就不再缠着大人要这要那,也能替大人分担点儿忧愁。看到孩子慢慢地有这样的变化,她们的父母亲倒是更加心酸了。 每每回忆起童年的经历,甘青都是要掉眼泪的,这样的心酸可能要陪伴她走过一生。 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甘家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倒是很优秀的,一直到初中毕业,学习成绩都很优秀。这也是为她们的父母争气的地方,也是他们甘家不多的能引以为豪的事情。 可是,这种自豪感在她们上高中的时候被剥夺掉了。也就一个原因,谁叫她俩长得那么漂亮呢。在学校时,不但有很多男同学骚扰她俩,而且还有个别男教师借关心学习为理由,想占两个孩子的便宜。而在社会上,那更是险象环生,畏途难行啊。因此,两个美少女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她们的父母亲为此也伤透了脑筋。 到高二的时候,甘果已经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她自己也无心学习了,万般无奈,甘家两个大人决定,要力保一个孩子能上大学。这样,甘青就被重点保护起来。 但是,甘果整天晃荡在社会上也不是个事儿,那样会更不安全,于是,甘母就托人找到在省城工作的杨得福帮忙,把甘果送到城里去打工。 丢下甘青一个,对她父母来说,是省心多了,但甘青落下的学习成绩是怎么赶也赶不上去了。高中毕业考大学,不用估成绩,就知道不行。借着孩子还能唱两句戏曲的特长,甘母又是硬撑着她那张不再年轻但依然好看的脸面,找了省戏剧四团团长金德芳帮忙,结果,甘青就这样上了艺校。 来到大都市,一片的陌生。甘青就要常常去早她一年、已经对城市很熟悉的甘果那里玩耍,这样,她也就常常能碰到杨得福。也就是从那时起,她看透了这个人面兽心的恶魔,她也知道了甘果已经落入魔掌不能自拔,同时也是甘果为她挡住了“飞来的子弹”,让她才保住了童身不破。在这方面,她有愧于甘果,所以她一直在做着报答的事情。 上了艺校大专,她并没有高兴起来,她要应付因家境贫寒而引来的同学的鄙视,她要应付对他们家来讲是非常高昂的学费,她还要应付一些关于青春与性方面的骚扰者。 这样的家境和这样的经历,既折磨着甘青,也锻炼着甘青,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她比同龄人成熟得早,她比同龄人有毅力,她比同龄人有斗志,她比同龄人有城府。 她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来,要获得社会的尊重。 她首先从博览群书开始来丰富自己。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社会已经开始浮躁,这也是全社会的一段浮躁阵痛期,一个典型的证据就是不读书了,或者是读书的人很少了,80年代形成的诗歌热、小说热、科普热以及小学生背诵唐诗三百首等的社会潮流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就是人人经商和抵御打破铁饭碗带来的社会彷徨。 当时,中国人还处在电脑普及的初级阶段,网络知识似乎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因此,人们当时要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还得是靠读书。但读书的人已经很少,连在80年代热闹一时的图书馆,顿时变得门可罗雀。 甘青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汪雯丽的。 她俩是书友,都持有省图书馆的借阅证,而且每周都要有两三次去借阅书籍和阅读资料。 认识,不仅借助于兴趣相投,而且还有“书卷长眠终落尘”的缘故,当时,偌大一个阅览室里竟然就只丢下了她们两个小姑娘。 后来,她们就有了公园散步。 后来,她们就有了知心长谈。 汪雯丽就读于华北水院,本科,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按说这和甘青的地方剧种专业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俩姑娘还是成了最好的朋友。 在那段时间里,甘青的情绪是非常低落的,经常还要为学费发愁。她学的这个专业不像人家公共专业,数语外很吃香,经常能找到个家教啊什么的,补补学业用,她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那个贫困的家里。 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她曾想冒险去歌厅陪唱,她知道那里是很危险的,一些有钱男人并不都是去歌厅追求艺术、陶冶情操的,而是在打女孩子身体的主意。 那么,明知山有虎,为什么还偏要往虎山行呢?原因很简单,这种地方来钱快啊,一些小姑娘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就上钩了。虽然她们也与那些老色鬼小淫棍有斗智斗勇的惨烈战斗,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客人们都是在玩后结账的,这其实也是明规则,因为不光是当小姐的要赚钱,开歌厅的老板也要赚钱嘛。所以说为了生意,就要让花钱的客人们玩儿得高兴,玩儿高兴了,才会有回头客。 汪雯丽坚决不让甘青去那种地方,她视那种地方为魔窟。 在当时,有很多大学生到歌厅去陪唱陪舞,都靠青春或姿色发了点儿小财。那些女孩子在校园里是独特一族,她们的穿戴、化妆、说话、行事等和普通的女大学生是不一样的,身上的脂粉气和轻佻的眼神常常会引来鄙视的眼光。然而,她们也瞧不起穷酸着还讲骨气的女孩子,骂人家想不开,不知道用身体挣钱,不知道什么叫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