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时报的编辑部之中,一份资料已经复印完毕,被放到了编辑的手中。
上海时报的主编张振荣,看着那一份资料,十分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旁边的一个记者说道:“我看这位吴长川吴英雄,便是非常适合作为重点报道对象的人。
你看看他不仅仅在深入敌后之后,带着手下的几十名士兵,将敌人的旅团指挥部掀掉,还击杀了日军的少将旅团长。
同时还能够在昨天晚上的战斗之中,一个人斩杀近百名日军。
虽然听上去有些传奇色彩,但是我们在这种关键时刻,就需要这样的人,来为我们提振士气,抵抗日寇的进击。”
在他旁边的那位记者,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黑色西装,然后点点头道:“确实如此,那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就现在就去和他进行联系,对这位吴长川英雄,进行一次专门的采访,然后写出来一份专门的报道。”
那个编辑点头道:“可以等到明天中午授勋仪式结束之后,你们便写一份报道,后天早上我需要上海街头的每一个百姓,甚至是租界内的那些外国佬,也都能够知道这位英雄的姓名和他的事迹。”
那个身穿黑色西装的记者,将那份资料又反复的查看了一番便说道:“那好,我现在就去联系相关的人员,去他的阵地上进行一次专门的采访。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后天早上,我会让大街小巷的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样有英雄。
我们此时的民族,我们此时的国家,也确确实实需要这样一位英雄。”
他说着,便用拳头轻轻的砸击了一下桌面。
他无法奔赴战场,和那些士兵们并肩作战,但是上海的战斗,没日没夜都在他的心头萦绕。
作为一个仍旧热爱着这片土地和国家的中国人,他也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这样一篇报道。从而提振此时逐渐颓败的士气和民心。
秦时明此时还不知道他的这些功劳,马上就要被移植到吴长川的脑袋上,甚至于在未来的报纸上出现的名字也不会是他,而是吴长川。
等到报道出来,那些上海的百姓甚至是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将会知道击杀日军少将旅团长的不是秦时明,而是吴长川。
在杨楼和日军血战一夜,击杀近百名日寇的人,也不是秦时明,而是吴长川。
第二天清晨,262旅旅长朱赤,便给秦时明送来了一套崭新的军装。
朱赤在房间里面,对秦时明说道:“这身军装你穿上去看看合适不合适,中午的授权仪式上。你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你放心,到时候我会在旁边支持你。”
说到这里,他似乎害怕秦世明还有些不放心,便补充道:“我已经和军座联系过了,他到时候,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军座是张将军吗?”秦时明抬头询问朱赤道。
朱赤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张将军。他昨天晚上,连发数封电报,让孙原良带着他手下的士兵,来支援我们。
如果没有军座的电报,我们可能仍旧无法脱困,最终都会死在那里。
这是张伯亭参谋长告诉我的,他说昨天晚上孙原良根本就没打算救我们,他甚至巴不得我们死在长乐街中。
对于这样的师座,我们没有必要忠诚,也没有必要对他保持下级对上级应有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