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节 我的小学、张东梓(1 / 2)山水别院情理史首页

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印迹的男人,与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其实很少。早些年还有些追求者,可惜他们并没有留下什么。到了后来,在我过上了虽身处人群、实际意义上却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之后,更不可能再有谁走进我的生活中来了。

人虽然是社会性的动物,但是,如果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了满足,满可以关上心门做自己王国的国王。身体也许在奔波与劳碌之中,心情却可以是恬淡的、不为所动的。至于我为什么知道这一点,因为我的后半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在我的后半生里,几乎所有的繁华都离我而去了,或者该说,是我主动远离了它们。我独自居住在曾经是温馨四口之家的爱巢的房子里,半数的房间因为使用不上而终日关着门。我在外面上课,在外面吃饭,只有睡觉和休息的时候才会回到家里。有一位老友(往后我会提到她)曾力劝我养一只猫儿,在她的口中,猫是与我这种独居生活最贴合的伴侣,很有自己照顾自己的本事,不像狗儿那样需要早晚各遛一次。我为什么当时没有采纳她的建议呢?如果养了,大约会多一些麻烦,但也会得到许多抚慰,但我病着而住院的日子它该怎么办呢?可以托付的人恐怕只有那位劝我养它的朋友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也许我与这位朋友的关系还可以更亲密一些。不过,猫儿终究是没有养的,所以与她的关系也就说不上来有多亲密。实际上,在我的后半生里,最亲密的朋友反倒是个以前我从来没想到过会与他变得亲密的人——张东梓。

虽然后来和张东梓关系很好,但上学那会儿,对我来说他真的没什么存在感。后来我们说起来,他告诉我他和我其实是小学加初中差不多八九年的同班同学——这真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和我在同一间教室里坐了那么多年,我却几乎没有注意到他,他对我来说是多么得不显眼啊!

我读书的小学,豇豆镇中心小学,是镇上最好的小学,也是我妈妈供职的学校。我妈妈是高年级的班主任,所以小学的前头几年,我倒不是在我妈妈的直接管辖下。

不过,小学是很小的地方,越是小的地方,大家对于仅有的几个人的方方面面就摸得门儿清——仿佛他们有多么闲得无聊而不得不去做这“侦探”似的。更何况,我是我妈妈的女儿,这完全是不需要任何侦探出马都能看得出来的、明白无误的事情。学校里没有哪个老师不知道我是我妈妈的女儿——很多年前,哥哥一定也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总之,老师也好,同学们也好,都知道我是“某某老师的女儿”——这种身份虽然比不上“镇长的女儿”或者“书记的女儿”有面子,但因为我妈妈的“高材生”科班出身和她在承担学校工作中的积极能干、以及她的活泼和因此而来的好人缘,在实际的用途方面是毫不逊色的。总之,大家都对我很好,仿佛我的妈妈随时随地站在我身后似的。

每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学校,傍晚,在教师办公室或者操场上(多数时间是前者,因为一个人在操场上玩还是太傻了,而我对于在操场上会碰到的其他的灰呼呼的学生又那么不屑一顾)玩耍一会儿,等妈妈下班再一起回家。高年级比低年级下课要晚一点,所以我得以在教师办公室里做完作业,回家之后可以心无旁骛地缠着哥哥(他那时有晚自习,要到夜里才能回家,不过还不是很晚,在我上床睡觉之前他总是能回来的。在那之前我不是看小人书,就是看电视,爸爸和妈妈都不会来限制我的自由)。教师办公室里,毫无疑问总是会有别的老师,如果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目不管是谁,只要轻快地叫一声老师就可以请教了。这些都是妈妈教我的,而且,她每天还会检查我的作业。总之,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我简直就是所有老师的小宝贝,这当然跟我妈妈的(至少表面上)人缘好密不可分。

妈妈把我打扮得很漂亮,时常给我穿着有蝴蝶结、蕾丝和亮片的公主裙(看上去和其他的孩子格格不入也是我不愿意去操场玩的另一个原因),给我扎俏皮的小辫子,发饰自然也花样百出。我自己在长到了别的女孩喜欢玩人偶玩具的年纪之后,却对这些过家家一般的玩意儿一点儿兴趣也没有,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小时候的我简直被妈妈当作玩具娃娃来装扮——我十分怀疑妈妈是小的时候没有玩具可玩,才会这样“补课”的。

总之,那个时候的我,看上去就像备受宠爱的孩子,所以宠爱我的人也就显得更多了。人类是很容易从众的动物,就连在要不要疼爱一个特定的孩子这件小事上也是如此。直到现在,我还觉得这是一件很不讲道理的事情——一个受到了宠爱和良好照顾的孩子,通常穿着漂亮干净的衣裳,就连旁人看到他/她,也会对他/她彬彬有礼,会尽力满足他/她的要求;可是一个没有被好好照顾着的孩子,也许穿着破衣烂衫或者脏兮兮的,这样的孩子旁人也会对他/她不那么友好,并且倾向于让他/她从自己的视野里消失。毋庸置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都是由他们的父母决定的。父母固然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许多事情,可是就连旁人对孩子的态度也间接地受到孩子父母的态度的影响——这确实令人感觉很不好。

那些被父母爱着长大的孩子,也会学会怎么去爱人,从而在他们自己以后的生活中用真诚换得真诚,多数也能收获到诚挚的感情,以及幸福。但是,那些因为不被爱着而总是战战兢兢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很难获得平和、平等地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使得他们总是要遭遇更多的坎坷。

这样看来,也太不公平了。

但是事实上,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已经有了的就会有更多,而没有的只会越来越贫瘠。

前头已经说过了,我小的时候和同龄人不怎么亲近,不怎么瞧得起他们,觉得他们太幼稚了。从妈妈那里得知了许多“内幕”是一方面,哥哥和他所在的世界是如此绮丽多姿又是另一方面。总之,我自命不凡,不屑于和同龄人做朋友。在他们面前,我仿佛天生地不缺表演的天赋,很有礼貌,举止很得体——表面上看来倒很像个很有教养的小孩子(“教养”这两个字,是我妈妈整日挂在嘴上的)。但是,人是很难对自己说谎的,装出来的喜欢也不像,小孩子又都天生地很敏感,所以我的“没有朋友”顺理成章。

整个小学期间,我都每天和妈妈一起上学放学,确凿无疑地占据了小儿女本该用来加深感情的上学放学路。周末时间,本来可以用来见见同学一起玩耍的,但我那时只想黏着哥哥,想从哥哥那里听故事(如果哥哥不在家,我宁愿自己翻小人书)。放假的时间,大多数时间待在自己家里,偶尔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和哥哥一起去书店或者他的朋友家里,也到爸爸的公司去过一两次。总之,家里四个人中最小的我,完全没有自己的世界。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的话,那就是自己心里那没来由的执拗和随时随地的表演了。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至今印象深刻。具体的、作为矛盾中心的事情是什么我至今也不清楚,反正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无非是小儿女的小矛盾罢了,放在平时我根本不会看进眼里。但是,当时的班主任介入了这件事情,事件的双方因此受到了批评。然而,原本敌对的双方在遭遇了共同的打击之后,很快形成了统一战线,信誓旦旦要把“告密”的人找出来——这个人不是我,但在他们看来就是我,因为我与全校老师都是关系亲密的。

总之,我受到了同学们的排挤。不知不觉之间,那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话题仿佛都是针对我的。连那些原本会笑着同我打招呼的同学们,现在也不怎么敢直视我了。(他们要不是家教太好,就是性格懦弱,总之,不是那种会做出头鸟的人——人的性格真的从很小时就能看出来。)

自认为坚强的我,在这受到了孤立的当儿,才意识到自己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不需要同伴。就算世界上没有了他们,我也可以活下去。但是,被拒绝、被抵触,总归会使我心情低落。我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遭受了平白无故的无妄之灾。要不是从一个平日里对我相当热忱的同学(我猜想她对我也如同我对我哥哥一样的崇拜)的闪烁其词里,我简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知道也没有什么用途,我的倔强不允许我去为自己所受的委屈申诉,因为这就显得我好像多么看重他们、多么想和他们做朋友似的。这是我宁愿自己把委屈咽进肚子里也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在之后的一段(在我看来相当漫长,但不排除是心理原因)时间里,我总是独自一人,虽然我仍旧努力昂首挺胸,连衣服的褶皱都小心抚平,把自己想象成行走在平民之间的公主——但是,失群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