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引力波制造新材料(1 / 2)我体内有个黑洞首页

黑洞科技公司,第三机床工厂。

参与高端机床“凤凰”项目研发的卫明,最近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高端机床确实不好造。

他个人认为,可能比光刻机还难。

为什么?

经验,需要与实际使用经验进行结合。

造出初始加工精度为1纳米的机床很容易,卫明跟竺光济他们捣鼓了两个月不到,就把一台原型机搞了出来,对一面玻璃镜片进行加工,可以保证表面的平整度,高低误差在1纳米以内。

当时卫明以为高端机床“凤凰”成功了,太s了,正要大肆庆祝一番。

竺光济却摇了摇头,马上让机床加工第二块镜片,再让人测量了下误差。

“表面误差,10纳米。”

这让卫明大吃了一惊,“这才加工到第二块,怎么误差突然变这么大?”

竺光济等专家则给他解释,跟光刻机不一样,1纳米高精度机床,不等于它的加工精度一直是1纳米,而是最佳工作状态下,能够做到1纳米。

“拿机床的切削操作来说,虽然它刀头用的是最坚硬的金刚石、蓝宝石,但切削其他材料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磨损,这种磨损就会导致加工误差,所以我们得根据磨损的程度,调整加工的力度,并且统计出一个磨损公式,根据公式动态调整加工方式,实现加工精度的一致。”

“另外,机床加工的过程中,带动刀头的电机,带动机械臂的电机,以及整个机床内数十台的电机,都是在配合工作的,这么多电机的工作,产生的机械振动、零件松动,时间一长,也会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甚至要在四轴、五轴联动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不错的加工精度。”

“所以光靠机床本身拥有高精度是不行的,再精密的机床,你给它加个强劲的电机马达,震半个小时就是普通低端机床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使用,我们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摸透它的规律,统计出数学公式,最终做到根据机床所处于的状态,随时加工出最好的零件,这才是一台高端机床的诞生过程。”

“这也完全是一门经验学科,需要五年、十年以上的时间,不断的总结、调整、吃透,才能彻底驯服一台机床,打造出一台绝世神器,做到人机合一的程度,才能加工出任何自己想要的精度。”

卫明之前说的,一年内搞定凤凰高端机床,不过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而已,但竺光济他们没有说破。

当然,有卫明提供的高精密零件,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能大大缩短机床的研发周期,加快驯服、摸透的进度,使之完全有可能在三年内,让这个项目取得成功。

卫明则顿时傻了眼。

他没想到一台机床里有这么多的名堂,要面临刀头动态磨损问题,要解决自身机械振动带来的精度下降,相当于用一枚不断抖动的绣花针,去绣出一朵最完美的花。

里面涉及到的物理、数学知识,以及大量说不出道不明的经验,足以让他脑袋爆炸。

他小看了高端机床。

这玩意的研发难度,绝对比光刻机大毕竟能用于光刻机制造的机床,技术难度肯定要高出一个维度。

怎么办?

难道真得要像竺光济等专家说的,耐心在这个项目上打磨三年,一定能结出硕果?

问题是第二零件工厂那边,急着需要高端机床,用于制造大批高精密零件,满足第一光刻机厂的暴龙的制造需要。

他可是在不少人面前夸下了海口,争取在明年2024年,实现每月至少出货一台暴龙的量产目标。

现在高端机床到不了位。

至少12台的暴龙量产任务,难道全部要靠他的神级打磨?

意味着他明年要加一年的班?

不行!

这样绝对不行!

一定要想尽办法,把高端机床给拿下来,尽快结束枯燥的神级打磨。

卫明马上联想到了体内的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