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总,你刚才电话里说,让协会帮着办个培训班是怎么回事?”张智问邹东明。
“是这样的,这不快到年底了嘛,我们集团想给管理层还有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办一个带有行业性质的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和考察。”
张智很感兴趣地往下听。
邹东明接着说:“这个培训班能不能以咱们协会的名义举办,所有费用我们集团负责。你看怎么样。”
“你老兄总是别出心裁。我可以先问问林院长,看他的意思。”
“其实,往年这个事情海东协会自己就办了,现在海东协会不是成了咱们协会的专业分会了吗,所以,以中国工业协会的名义举办,是最合适的。”
“培训班打算叫什么名字呢?”
邹东明犹豫了一下说:“中国工业协会这个帽子一定是要有的,然后,就叫,中国工业协会海东产业发展论坛,怎么样,张智。”
“现在协会秘书处不比过去,机构分了四五块儿,综合部、财务部、培训部这些都是分开的,办这种论坛,每个部门都得动起来,需要协调。不过,我想林院长应该同意吧。”
“你还得做做工作,一定让林院长也参加,理事长嘛,他来了,规格就有了。”
“尽量吧。不过,以协会名义举办,协会这边肯定是要有人员参加的,你在人员预算里可要有思想准备。”张智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行行行,年终了,许多事情都需要一个出口,只要给我争取到这个机会就行。”邹东明连连点头。
邹东明就是为这件事来找张智的,两人商量到这里,这事就只剩下林院长这个协会理事长点头了。
两人从操场边上折回来往校门外走。邹东明的车停在大门对面的一处空地上。不远处,一条新的地铁线正在施工中,邹东明四下观察了一下,确定好了倒车的线路,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室,然后关上了车门。
“哎,张智,博士毕业还准备回曙光院?”邹东明摇下车窗,把头伸出窗外突然好奇地问。
张智站在车门边,正准备着挥手道别,没想到邹东明会问这个问题,而且问的这么直接,就说:“我可是跟曙光院签了合同的。”
“我听马涛说,林院长其实很担心你不回去了。”
“怎么会呐,林院长这是怕啦。”
“我听马涛也是这样说的。”邹东明说。
“唉,说起来也是,曙光院就因为这,现在是名声在外。几年前就有人跟林院长开玩笑说,你们曙光院连个撑门面的博士都没有,林院长反驳人家说,我们没有博士,可是我们有院士呀。曙光院要不是王国栋院士在那儿坐着镇,真的是让林院长脸上挂不住啊。”
张智想的很远,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个话告诉邹东明。
张智忽然又想起了父亲交待的事,入学这段时间,他还一直没顾上:“哦对了邹总,我有一个事想问问,外地的中学生要来海东读高中,然后在海东参加高考,现在的政策还允许吗?我知道前几年是可以的,我们曙光院就有好几个子弟是在海东读的高中,并且按海东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
“这个好像收紧了。听说主要是因为海东当地人认为外地人挤占了他们的教育资源。现在应该是可以借读,但要回原籍参加高考。怎么,想让孩子来海东念书?”邹东明问。
“是我的外甥,在家里没人管得了,我想让他来海东,我看着他。”
张智说完,看到坐在驾驶室里的邹东明眼睛看着前方略带疑问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的是个女儿,考上了家里一个很不错的民办中学,平时住校,有我老婆管着,不用我操太多心。我这个外甥是我姐姐家的孩子,姐姐姐夫管不了他,家里老人对这孩子比较重视一些,总想着能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对将来会好一些。”张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