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涛的爱人宁宇格是个娴静内向的人。
她家境不错,父亲是西城另一家部属研究院的副院长,她也都是那家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马涛研究生毕业刚到曙光院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被当时曙光院的领导介绍给了宁宇格的父亲,之后,马涛便成了他的女婿。
宁宇格是独生女,可她没有一点娇气和傲气,为了支持马涛的工作,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几乎全包了下来,很少让马涛操心。
还在一诺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朱墨埋怨张智对家里大事小事从不过问时,张智一半是羡慕一半是埋怨地对朱墨说:“你也学学人家宁宇格,人家父亲住院,正好孩子也生病,宁宇格怕马涛分心,硬是没有告诉出差在外的马涛,马涛往家里打电话问家里的情况时,人家宁宇格还在电话里强忍着,笑着跟马涛说,家里都挺好,让马涛不用惦记。”
“人家两口子的事,你怎么知道?”
“马涛在单位当着大家的面说的呀。马涛也是后来从他孩子那儿才知道这个情况的。你知道人家马涛是怎么在我们这些同事面前夸奖感激自己老婆的?”
“你光看见人家宁宇格好了,你怎么不说人家马涛出差,还知道往家里打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你呢?还有,人家马涛肯定每个月把自己挣得钱也都交给宁宇格了吧,对不对?”
“……”张智本以为可以让朱墨不再抱怨,却反而被朱墨这句话噎的直伸脖子。
不过事后,张智的这一番话,还是让朱墨感到很惭愧,她就开始检讨自己,让自己也向宁宇格学习。
马涛已经把曙光院要对勤凯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自己要投资入股领办海东子公司的事告诉了宁宇格。
“这是我给林院长提的建议,刚开始我还担心说服不了林院长,谁知道林院长真的很开明。你不怪我吧?”
“怪你什么呀,你的心思,我还不了解?”宁宇格平静地说。
这天晚饭后,宁宇格从放在卧室的保险柜里取出两本存折和几张定期存单,拿给坐在书房里的马涛说:“这是咱家的全部家当,你拿去吧。”
马涛感激地看着宁宇格。
“你放心,我对自己有信心,你也要对我有信心。”
马涛在筹划设立子母公司的过程中,并非一腔热血地蛮干。他立志要把公司做成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同时,自己也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他看着宁宇格递到自己手中的存折和存单又说道:“说来奇怪,有时候,眼看着事情没希望了,可谁知却是一个机会的开始。如果不是林院长要把公司撤回西城,我这么多年的想法还不会这么快就有机会去实现了。现在的这个机会,我真的是不能丢,这次我如果放弃了,我会后悔一辈子。”
“很多事情都是互为因果。”宁宇格附和着丈夫。
“你也知道,我一直有一种当企业家的情结。所以,我对中国的企业家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你看,从我参加工作算起,国内做企业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书桌上台灯发出的柔和的光亮,映衬着家的温馨。马涛继续向宁宇格详细解释他的企业家分类。
他把左手手掌伸开,然后用右手把伸开的左手拇指按下。
“第一类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一些农村的比较大胆能干的人变成了企业家,创办了一批乡镇企业,有的乡镇企业最后还做得很大。其次,就是城市里一些倒买倒卖的个体户,积累起资金以后,又转向其他很多行业。当然,这些人最后也有把挣得全都赔进去了。”
宁宇格认真地听马涛讲。
马涛接着又按下左手的食指。
“第二类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里的人,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下海,尤其是九二年中央领导南巡讲话后,国内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让一些人从商业活动中,看到了比体制内更好的发展前景。”
马涛接着按下左手的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