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答辩的评议结果是“有条件通过”。很不完美。
但张智对此种完美并不追求,就像他也从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博士论文成为优秀论文一样。没有必要。
本来嘛,这个年龄读博士,你就是再努力,再用功,在外人看来,也不过是镀金罢了。
“有条件通过”,也是通过。所以,张智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受此影响。
这天快吃晚饭的时候,他不太想吃学校食堂的饭菜了。从实验大楼出来,他来到学校西门那边的商业一条街,选了一家吃炒菜的小店走了进去。
正是饭口,陆陆续续进来的学生不少,但几乎都是一对一对的情侣。
等着上菜的工夫,张智看着身边的那些情侣们不时做出亲热的举动,自己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挺没意思,就把随手带着的一份英文文献放在桌上占着座位,自己出门走到对面的一个书报亭,站在那儿翻看了一会儿,掏钱买了本杂志,然后又回到这边吃饭的小店里。
张智很长时间没有看过这种闲书了。
杂志里有一篇小品文章他一下看了两遍。
这篇文章大致讲的是,国家出台“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在社会上大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活动。
纲要刚刚公布,国内一个着名的电影导演就以实际行动做了表率,在拍出的一部颇具好莱坞风格的大片中,让片中的人物用半文半白、半中半洋、半古半今的语言进行对话,在国内上演时竟引发了观众的笑场。
从来不愿缺位的一干媒体人对此事大肆渲染,硬是将那部大片全民娱乐了一番,引得那个着名的导演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一阵抵挡,与媒体的遭遇战阻击战打得不亦乐乎。
这篇文章的最后,意味深长地调侃说,用一点古韵,加一点洋腔,既能掩饰一场大制作的某些苍白,又能普及一些中华古典诗词和西洋十四行诗的韵脚,大家笑笑就罢了,再计较下去,小心导演告你。
就是这篇小品文,张智看得有滋有味。
他之所以将这篇文章连着看了两遍,是因为这篇文章不知怎么触动到了他的神经,他感觉不知哪里有点像教授们评价他的开题答辩。
对,就好比那句话: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对对对,就是这句话。
他觉得教授们没有真正理解他事业发展的志向。
他认为,自己是从科研一线走出来的,面对经济发展主战场,不追求“短平快”,不追求“急功近利”,那每年的科研课题从哪里来,每年的科研经费从哪里来,每个月的吃饭钱又从哪里来?
胡思乱想着,张智把一份米饭和一份腊肉炒花菜吃完,然后拿起他来时带着的那份英文文献和刚买的杂志,起身出了小店门。
已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如果不是沿街店面闪烁着的各色灯光,眼前这冬日的夜色会更加清冷。
三三两两来来往往的学生们,一个个冷得缩头缩脑地从张智身边疾步而过。
可张智不觉得冷,他心里热乎着呐。
心里热乎,是因为这段时间他能经常见到苟夏青。那种温暖,足以抵挡任何寒冷。
自从那次两人在地铁站里见面,苟夏青听到张智说他要离婚,她心里的那种反反复复的矛盾想法,继续反反复复矛盾着。
但就是从那次开始,尽管她心里依然坚守着从一开始就设下的底线,但在坚守这条底线的前提下,她不仅在心里改变着对张智的态度,而且在行动上也有所回应。
就在张智进行开题报告答辩的那几天,苟夏青还主动来到学校找张智。
这里是两个人的母校,尽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他们是熟悉的,亲切的。
两个人在校园里漫步,回想着二十多年前在这里的一景一事,都好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