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认得公叔家?”王钧也觉得意外。
“我与公叔子墨自幼相熟,也曾到长安公叔家拜见王夫人,还在国公夫人的寿宴上见过公叔子墨的十一姨母,众人皆言我长得有几分像她,莫非王公也觉得像?”
王钧点头:“确实长得像!不过性格却不同,我那妹妹自幼便恬淡寡欲,惹得我们做兄姐的愈发怜惜,当年也是想着我与长姐都在长安,才将她嫁去长安李家,谁曾想,没几年我就被派到外地做官。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十年未见她了,今年过年时,她还写信过来,说我那大外甥定亲了。”
他又想到同为外甥的公叔虞,年近而立尚未娶亲,再看身边这位沈娘子,却是风华正茂,又能与向来挑剔的他相交多年,岂不是现成的姻缘?他摸着胡子,看着沈令玥,越看越喜,沈令玥被他看得心中发毛。
“季琮呀,你觉得子墨如何?”
他话刚问出口,沈令玥立马明白过来,她连忙摇头:“王公,我已经嫁人了。”
王钧眉头紧锁问道:“即已嫁人,为何还要独自远行经商?你那郎子呢?”
说着王钧的心中更生怜惜,他无法想象他的幼妹为生计如男子一般四处奔波,娇生惯养的女郎,理应在家闲坐、相夫教子,养家糊口是男人的事。
“我家郎子原是个读书人,前几年北疆起了战事,他又从军去了,我此次去北疆,就是去看他的。”
王钧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又点头道:“前些日子,邸报上说,西行大军已收复吐蕃四镇,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想来你那郎子也快回来了。”
沈令玥在北疆时,吐蕃四镇还不安宁,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就设了都护府,阿瞒所属的并非守军,大概很快就能回来了。
想到此处,她不由得心生欢喜。
王钧见状又是高兴又是感慨:“唉!若我那幼妹也能如你一般高兴就笑、伤心就哭,不每日冷冰冰的,该多好呀?”
“那年,我瞧着十一姨母虽少笑,但也恬淡怡然,弟弟们也聪慧乖巧,王公莫要忧虑。”
“也是,谅李家也不敢给她气受。”
此时,沈令玥已多少明白过来,若只是她与王十一娘相似,那还可以说是巧合,但此时,王刺史分明就是她父亲几年前留了胡子的模样。她知道父亲原不姓沈,是随祖母外嫁到江都县的,王刺史他们未见过父亲,所以想不到这层,但公叔虞见过,这也就能解释他为何待自己那么好,父亲又为何视他为子侄了。只是,既然父亲与公叔虞相认了,为何不告诉她与母亲?又为何不与王家人相认?这些疑问,只能等回家后问父亲。
沈令玥想着,并不说出来,她再看王钧时,已将他视为叔父,无论如何,他们的血缘是斩不断的。
王钧见她眼神微变,再看自己时似多了些孺慕之情,他更是喜爱,想着她出身低,一个女子出门在外经商不易,便取出一块佩玉,赠给她:“既然我们有缘,你又助我赈灾剿匪,我身边也无它物,就将这玉佩送给你,以后遇到王家人,皆可凭此佩求得庇护。”
沈令玥笑着接过,看到翡翠冰玉的正面雕刻着麒麟,背面写有他的名字和“言宜慢,心宜善”六个字。
沈令玥摸着那六个字,又问起王家人事,王钧如教自家幼子般,将王家渊源娓娓道来。自隋开始,朝廷有意打压门阀士族、扶持寒门庶族,作为华夏大地上曾经的顶级士族,王家已不似魏晋时期那般鼎盛,现在很少有人入仕为官,多是耕读传家,但流风余韵尚存,自然不是其他新贵可比的。
沈令玥听得津津有味,阿瞒须得远赴北疆才能寻得他与阿翁的根基,而她却在这偏僻的县城得遇与她同脉相连的叔父,听他说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家族故事,何其令人开怀。
天黑后,一切准备妥当,王钧带着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卫,马蹄裹布,悄声赶至周庄,将其围住。莪术见他们来了,自暗处现身,向沈令玥回禀:“今日清晨,有一个人潜入周家来寻失踪的周四。因怕再有人失踪会引起匪徒警觉,我未敢轻举妄动,而是让他循着之前伪装的周四行踪追了过去,最后他无功而返。”说完,莪术要来纸笔,画出周庄地图,又标明各处暗哨。
王钧赞许的点头,又对沈令玥道:“瞧不出来,你手下的人倒都不简单。”
沈令玥笑着回道:“也是凑巧,一年半前,我原先的侍卫要离开,他们前来应征,我瞧着都有一技之长,就都留下了。”也是因此,她才敢带队前往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