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圣上说他有悔(1 / 2)沧海记事首页

圣上的寝宫内,灯火通明。

听闻召见,周太师匆匆地从府里坐了轿子进宫,在宫人的引领下候在了圣上寝宫内的一个角落里。此时,圣上正坐在榻上,半个身子都靠上了榻上摆放着的金丝楠木小桌,手里捧着一卷书。一位衣着华丽的宫妃,正跪伏在圣上面前,小声啜泣着。

周太师眯眼看了看,愣是没看出这是哪位贵人,低声问站在身旁的小太监狸奴,道:“这是怎么回事?”

狸奴是常服侍在圣上身边的,察言观色的能耐是有的,出口的分寸更是一等一的,他望了一眼圣上那头,又冲着老太师眨了眨眼睛,压低声音,颇为恭敬,道:“回老大人的话,这位是淑妃娘娘,先头给圣上生了一位公主的,而今是因着‘伯息’公主在快到东海那处遭了难,淑妃娘娘正求着圣上彻查呢。”

周太师自然知道这太监的话半分真半分假,他也省得,圣上的耳目通天,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淑妃娘娘生了公主,这事他是知道的,不过那公主早就没了,只是丧仪一直搁置,到现在竟也没办。那嫁出去的‘伯息’自然是自己的小孙女,可是他前几日才受到尔贤递来的书信,上面写了万事均安的。

若是真在东海附近遇到了什么,老太师想,谢昉那家伙的能耐,应当不至于护不住尔玉的。虽然如此,但是他的心里到底还是有一些担忧的,只是面上不显露出来。

说到底,尔玉和淑妃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那她在这里哭什么呢?

周太师正想着,圣上身侧的另一位小太监便弓着腰过了来,轻声道:“老大人,圣上请您过去。”

周太师点了点头,阔步走了去,正对着淑妃往出走,她眼睛红的吓人,瞧见了周太师,微微点头,算是行了个礼。周太师也不敢怠慢,回了个躬身的大礼,待淑妃走后,这才跪到圣上面前。

圣上挥了挥手,屋子里的宫人们全都散了出去,只留下他二人。

“老师啊,”圣上脸上的不悦神色消散了许多,他笑起来的时候,倒没显得那么老气横秋了,“你我许久没有这样心平气和地聊过了。”

在当今圣上还是皇子的时候,周老太师曾经是他的老师,在宫中的“学塾”里,担任着育人的工作。而后圣上在血雨腥风中登基,与老太师渐有隔阂,也疏远了许多。

听到这一声“老师”,周太师连忙伏得更低,道:“圣上折煞老臣了。”

圣上没有回答,只是含笑看着他,半晌,才摆了摆手,道:“起来坐罢。”

此时宫里安静得连掉在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每一次周太师进宫,都觉得分外压抑,不是因为被皇权震慑,而是总觉得这宫里死气沉沉的——这一刻的静默,才让老太师想明白,这皇宫里,连只会叫的鸟都没有。

“老师啊,你相不相信因果?”

周太师低着头,用余光悄悄地观察着圣上的脸色,见他脸色如常,才吐出一口浊气,道:“回圣上的话,老臣不信这些,只信当世。”

“切。”圣上对周太师的答案不甚满意,露出一丝嘲弄的神色,这又令周太师十分惊慌——何时圣上同臣子说话,会用“切”?岁月倒流,好似许多许多年前,自己还年轻的时候,那个个头还没到自己腰的皇家小娃娃,对事物表示不屑的时候,会发出那种声音。可是时过境迁,后来那个小娃娃的心思慢慢深沉,做出了许多让他难以置信的事,后来,小娃娃成了皇帝。

“朕信,老太师,朕相信因果。”圣上自顾自地说道,“朕这一生,做过太多伤天理的事了,所以无论朕如何努力,做出的结果却都不遂人愿。你说这是不是报应?”

“圣上广德,自有上天庇佑。”周太师汗颜。

圣上的目光几近讽刺:“今天你我还是老师和学生,朕想听真话了。”

过去的许多日子里,周太师都想要像今天一样,能和圣上推心置腹地谈一谈。谈治国,谈政事,谈未来,谈兵戎。可是圣上总不给自己说出这些话的机会,圣上永远都是孤傲的,他只相信自己,臣子不再是他的智囊,而是他任务的执行者。

这样只凭君主一人裁决的政事,有好处,也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