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茂才的科举之路算是断绝了,唐家为了供出他这个读书人几乎耗尽了家底,加上他伤了底子,常年靠补药养着,花费不菲,于是唐茂才回了乡下老家,在三档口村开办了一间私塾,靠着束脩勉强维持生计。
村里人都敬重这位读书人,加上村里不少孩子都在唐家私塾里念书,在三档口村,谁不给唐家人几分薄面。
这会儿过来的妇人就是唐茂才的媳妇,跟在那妇人身边的则是两人的独子唐定元。
“小秀才公又来陪你娘洗衣裳啦?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一群妇人有了新的打趣目标。
“听我家大牛说小秀才公年纪轻轻已经能熟练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了,不像我家那头蠢驴,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照我说啊,小秀才公继承了唐秀才的聪慧,将来保准能考个功名回来。”
村里谁不知道唐家这位小神童,据说唐家这个孩子八个月的时候就会说话,两岁就开始跟着唐秀才读书写字,四岁跟着一群大孩子在书塾念书,现在虽然才八岁,可言行举止已经有了唐秀才的气度,待人接物不逊于十五六岁的少年。
大家都说,唐家这个小哥儿能替他爹实现举人梦。
“徐婶子你别这么说,我家元哥儿只是启蒙时间早,又多了两分勤奋刻苦罢了,你家大牛同样聪慧,我家相公常说,大牛只是性格活泼,定不下心来学习,不然他的成绩未必会在元哥儿之下。”
秀才媳妇长的文文弱弱的,她的声音和她的长相类似,十分细气。
不过她说的话着实好听,让那位刚刚还贬低自己儿子的妇人乐的合不拢嘴。
谁愿意承认自己的儿子笨呢,秀才娘子说的对,她的儿子就是不定心,耐不下性子学习,要不然保准不比秀才家的孩子差。
面对一群婶娘婆婆的夸赞,唐定元十分淡定,在帮着娘亲把木盆端到河边后就放下自己带着的小木椅,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静静看了起来。
清俊秀气的男童学着大人的模样挺直背,一手拿着书,一手背在身后,眼神专注地浏览着书上的内容,时不时点头晃脑,似有所感,看上去乖巧懂事,和村里那群光知道上山抓鸟,下河捞鱼的兔崽子们就像是两个物种。
人家这是养孩子,他们那是养猴子。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小秀才公真刻苦,到哪儿都不忘捧着本书看。”
“我倒觉得小秀才公孝顺,明明时时刻刻都想着看书,却还不忘陪他娘来河滩边洗衣裳,咱们谁有这样的福气。”
看着唐家孩子的做派,一旁的女人们羡慕坏了。
“秀才娘子,你倒是教教我们,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就是啊,这得求多少神,拜多少佛才能让这样的孩子投生到我肚子里啊。”
一群女人叽叽喳喳的,换做其他人,恐怕这会儿也念不进书了,可偏偏唐定元是个异类,别看他这会儿外表云淡风轻,实际心里早就已经因为这些夸赞暗爽透了。
没人知道唐家的这位小神童有一个怪癖,那就是特别喜欢别人夸他,为了这个独特的癖好,唐定元还时常做一些事引起大家对他的赞扬。
如果卢秀玉和卢宝宝知道他的心理活动,肯定知道他现在的行为叫那么,那就是装、哔——(以下词语已被和谐)
秀才娘子当然不能应下所有的夸赞,只能想尽办法回赞这些人的孩子,两边客客气气的,气氛愉悦友好。
“小秀才公长的也好,以前我还觉得小秀才公是咱们村里长的最俊的孩子,直到今天我看见了卢家那丫头,啧啧,就是投胎投亏了。”
评论唐家这位小神童的时候,有妇人想到了刚刚经过的卢家女孩。
“嗨,男娃又不看脸,卢家那闺女确实出落的好,可照我说啊,男女的长相就没有可比性,各有各的好,女孩的样貌要是长在男娃身上,未必好看了。”
有机灵的妇人笑着打圆场,虽然那妇人说的是实话,可当着秀才娘子的面,这么说就显得不恰当了,虽然人家未必会在意这点小事。
秀才娘子笑了笑,确实也不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里。
倒是唐定元心里有些不爽了,三档口怎么可以出现比他更漂亮的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