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阴沉而雄伟的要塞啊。
圆形的塔楼,外层斑白剥脱,内里却坚固依旧。它们矗立于灰蒙蒙天空之下,与海为伴,经历无数风暴的袭击……
玛丽心中,一阵波澜起伏。
时隔十年,苏格兰再一次向它的女王敞开了怀抱。
因为预先有所准备;所以,玛丽·斯图亚特踏上故国土地时,受到了热情而隆重的欢迎。
尽管是东拼西凑的仪仗队,倒也卖力的在演出,显得声势浩大。被天主所承认的君主,去国离乡十年之久,一朝回归,定会对王国的政局产生不小影响——这是无论贵族或平民,都无法忽视的影响。
比起贵族们的严阵以待,平民们对于女王的感情要积极、淳朴得多。首先,女王太漂亮、太耀眼了;灰头土脸的泥腿子们,一边看得入迷,一边就被那气势所压倒,瞬时不觉得女人当政有啥不好了。其次,女王甫一下船,就当众宣布了好消息:自她归来,王国将极力促进和平,尽快结束境内的纷争,好让人民休养生息。
被英格兰和法兰西挟持着打仗多年,平民自然期望,尽快从战争的泥潭中脱出来,好安心劳作,过上日落而息的平稳日子。所以,无论君主选择什么和谈方式,哪怕教他们换个主子,也比时不时被人劫掠来得好。
玛丽深谙此道,所以,首个承诺,是她将尽力“签订合法可靠的条约,争取长期稳固的和平”。
事实上,就算她不作为,两年之后,苏格兰也会在法兰西和英格兰双方“调停”下,正式签下《爱丁堡条约》,来维持此地和平。
但是,既然玛丽不愿苏格兰继续当牌桌上的小弟,想令她的王国崛起,那就要从现在开始,争取各方面的主动权。
以此来拉拢民心,也是极好的。
当时,玛丽王太后并不在现场。等女王风尘仆仆赶回爱丁堡,这消息已经先一步传进了当前摄政者的耳中。对此,王太后感慨着表示:她毫无异议,一定和女王同进退。
同时,玛丽·德·吉斯不由得在内心长叹:女儿长大了呀。
而这个女儿接下来的作为,更是印证了她的想法。
在爱丁堡又一场庄重热闹的欢迎庆典中,不到十六岁的玛丽·斯图亚特,对于数年未见的母亲,当众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敬仰。
泪珠从她的脸颊滚落,给在场的诸多平民,留下了“深情”“善感”“仁爱”的印象。
待到晚间,在上等人方可出席的宴会上,小女王又在齐聚首都的权贵中,展露了她沉稳成熟的一面。
她笑语嫣然,措辞风趣,说了不少来自欧洲大陆的逸闻。但,若是有谁提起苏格兰现状,她就话里话外,略过细节,只强调她“将去努力促成”的长期和平。
国情如何,她还需要实地考察、细细思量;而具体政务,女王还没怎么接触,更不适合轻率谈论。
然而,进行一番“将要有所作为”的表态,还是必须的。
“向往着和平”的同时,玛丽·斯图亚特又不动声色,炫耀了下她带回苏格兰的卫队——装备精良,兵强马壮,忠诚可靠。
咳咳,这些,大部分都靠钱堆出来的。
大伙尚不清楚,她在法兰西,先收了半笔“知识产权费”呢。所以,那些权贵,一边啧啧称奇,一面深深嫉妒。
玛丽却打定主意,要迅速确立自己的地位,不能被臣属们牵着走。
和平的促成,往往需要足够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而且,想要压制苏格兰那些不太忠君的领主们,首先,最好给他们一点实际的震慑。
如她所愿,年轻女王不亢不卑的处事风格,给苏格兰的贵族圈子留下深刻印象。
诸多爵爷及夫人,很快便对漂洋过海、远道返乡的玛丽·斯图亚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这不是个囿于后宫的女主子。
——没准是位对前朝政事颇有想法的君王。
——她似乎颇有头脑,不容易糊弄。
——她有着数量不算太多,但相对精锐的卫队支持。
——她身边物资充足,财务状况好像还很不错。
——她如今形象很好,正得民心。
——总之,指望她当一个身不由己的傀儡女王,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然,她本质上还是个漂亮女人。奉她为君的多数男人们,出于对美女的宽容,暂时并未滋生太多不满。贵妇们则歆羡她高人一等的仪容,正渴望巴结并模仿她,好更加靠拢欧陆的流行圈呢。
玛丽对自己的表演,还有他们的最初反应,是比较满意的。
扮猪吃老虎什么的,那是犯蠢。她是自幼加冕、涂过圣油、堂堂正正的女王。血统和法理,早已注定了她的地位。就算,如史上那个玛丽·斯图亚特一般众叛亲离,她也无法被剥夺身份。
在这个年代,可以说,除了罗马教皇,谁都不能真正罢黜她。
哦,教皇也未必能废了她。亨利八世和童贞女王都曾被“开除教籍”,还不照样在英格兰屹立不倒。
只要有国内利益集团的足够支持,外国人再怎么说三道四,也无法撼动她的地位。
当然咯,同样的,即便国内怨声载道,只要有罗马教皇背书,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武装力量,她也可以继续强行统治。
不过,只要第一条路能走通,玛丽决计不想踏上第二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