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北势铁矿(上)(1 / 2)明末穿越众首页

通信问题解决后,迫切需要解决的便是能源问题,新港城目前的冶铁工业刚起步,沿海商人每个月提供的铁料或矿石量很小,加上最近因天花缘故封锁港口后,以超越几百年的冶铁技术,运来的铁料和矿石早已用光,还好有从现代带过来的大量钢铁材料,钢铁暂时倒是不缺,但为发展计,钢铁必然是重中之重,和石油工业一样必不可少,但若是大规模冶炼钢铁,终究还是需要开发煤炭资源。

铁矿资源方面,台湾资源十分贫乏,且品味不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风化型褐铁矿和大屯山风化壳型褐铁矿,另一类为大屯山靠海分布区的滨海铁砂,品味更低且规模又小,开发价值极低。

褐铁矿大多在淡水附近,重点分布在后世的七股村、重光村以及大油坑一带,其余则是在桃园区域以及目前穿越者们所在的苗栗区域存在,台中大肚王国的铁砧山也有褐铁矿资源。

七股村、重光村以及大油坑三个矿点在山区,路不好走不说,且离淡水城较远,目前当地土著不少,目前开发此地稍显困难,不适合前期发展,桃园区域同样如此。

而苗栗区域的土著势力已被穿越者们清理过了,且苗栗区域的铁矿位于后世的北势窝(北势铁矿)区域,此地离新港城距离约十公里,虽说铁矿品位不高,但综合目前元老院的各项条件,开发北势地区铁矿无疑是最佳选择。

新港城南边是狮子山,而狮子山南边脚下便是四湖溪(又称乌眉溪、打喇叭溪),通过四湖溪的支流打铁坑溪可直达北势窝地区,又或者走海路南行后上陆步行抵达。

此时的北势地区为四周多是丘陵与河流纵横,旁边有一小湖名为北势湖,北势湖西边便是四湖,四湖本是一片洼地,因四湖溪途经此地,加上四周水源聚集才形成水泽,且很多时候并未连城一片,这才有了后世此地的西三湖与东三湖地区。

因后世四湖百姓在四湖溪沿岸平坦的小块冲击平原上开发种植,兴修水利,四湖水泽从此逐渐因人类的缘故成为陆地,西三湖与东三湖也都变成了陆地良田,供当地百姓种植。而北势湖形成也是此缘由,只不过后世的北势窝依旧是一片不毛之地,因北势窝四周多山地丘陵缘故,纵使能开发田地,也只能开发出极小地块,无法像四湖溪两岸那样能开发出成片良田,所以后世的北势窝从卫星地图上看算是较为落后,周边村落非常少。

后世北势湖四周兴修水利,大规模水源被阻断后,北势湖空余地名,虽说四周大小溪流依旧,但已无三百多年前的波涛。

清朝时,台湾府儒学训导(1802年上任)林占梅曾写诗描绘北势当年之景——《初晴过北势湖庄舟中偶成》

竛竮修竹俯双荆,几道流泉下涧鸣。

暑雨乍晴虹未落,暝烟欲起日初平。

劳形仕宦输栖隐,适趣溪山惬性情。

自把纶竿歌款乃,布帆无恙晚风轻。

自此诗不难想象,直至19世纪初,此地虽已初步开发,闽人在此地周边多有繁衍,但周边青山绿水依旧纵横交错,仕宦出行,可由水路通行南北,直至现代工业化时,人类大肆的开发才让此地不复当年之景,想来也是,现代的公路与古时的水路,孰优孰劣,自能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