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梁与陈华秀同在一个小渔村长大。如果不是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大学,说不定陈栋梁也去了海外。
这个小渔村里的人,世世代代在东海里打鱼为生,长年累月的出海捕鱼,风里来浪里走,在捕鱼生产的交往中,小渔村里的人与日本渔船民发现和找到了一条新的海上通道,这条通道非常隐秘,只为小渔村里少数几个中国渔船民和日本渔船民所了解,因此成为浙江这一带的沿海、还有来自内地省份某些偷渡人员理想的一条偷渡路线。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浙江沿海的小渔村的村里人尤其是年轻人很容易产生偷渡出海的想法。有的梦想去海外淘金、有的受国外生活方式的诱惑,小渔村中陆陆续续有十几人通过这条秘密通道偷渡去了日本等或东南亚国家。这些偷渡到国外的人绝大多数都能过上比国内好的物质生活,赚到比国内高的收入。但也有人在国外混的很惨,更有的把小命丢在了异乡。
若干年后,从浙江沿海到海外的一些人员在国外站稳了足跟,有的发了财,有的在海外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人们观念的改变,不少当年去了海外的人员衣锦还乡,为家乡捐钱捐物、帮助家乡修公路、开工厂,因此赢得当地居民的敬重,还受到了村里、乡里甚至市里面政府人员的热情接待。
陈华秀和陈栋梁所在的这个小渔村去到海外的人相对较多,并因此成为全市闻名的华侨村。华侨村里华侨多,华侨村里再出个市华侨办公室主任也很合情合理。
陈栋梁当上市华侨办主任的那年,他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海滨城市的政府部门工作了多年,而且已经做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的副科级主办科员,出任华侨办主任,陈栋梁的职务级别又往上提了一级。
陈栋梁官运亨通的机会来自于全国各地大举设立开发区。沿海城市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陈栋梁他所在的这个海滨城市也不甘落后,成立了国家第一批批准设立开发区的城市。
成立一个开发区并不难,难的是接下来的招商引资。这个浙江沿海的海滨城市有着独特的条件,那就是海外的华侨相对较多,这些华侨是招商引资的主要目标。
海滨市市政府期望海外华侨在新建的开发区积极投资,这是一项关系到地方GDP上升的主要工作,为了加强领导,市里面成立了招商办,并决定设置负责管理招商办和华侨办的主管副市长,专门负责寻找当地在海外的华侨回乡投资,陈栋梁理所当然又成为最恰当的人选,因此被提升到了副市长级别。
主管副市长的主要职责要求陈栋梁想方设法引入外资,争取更多的海外人士或企业集团来到开发区内投资开厂。对陈副市长而言,最容易取得成效的地方显然是他从小生活过的渔村。因此联系、吸引、鼓励和号召本渔村的海外华侨为家乡做贡献,积极参加地方的经济建设,成了陈副市长最紧要的日常工作。
陈栋梁将渔村中的海外华侨梳理了一遍,他从中发现和挑选出来既有资本并且还又在家乡投资意向的财团或资本家,陈华秀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陈栋梁不仅与陈华秀是同一个村庄上的人,而且两人所在的两家还沾亲带故。陈华秀的为人、性格特点、她家里的家庭状况以及当年她外逃海外的原因陈栋梁了如指掌,对陈华秀后来在国外的经历以及她从事的行业也略有所闻,陈栋梁还特别关注了华利集团的发展历史、华利集团的领导层以及华利集团的资本实力。经过仔细分析和研判,陈栋梁得出华利集团董事长太太陈华秀最有可能回到她出生的家乡举行重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