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记忆醒,思前路(2 / 2)幺儿的科举之路首页

不过现在人都在古代了,科学也不是那么绝对的。

家里现在当家的是他老娘李氏。都说皇帝赖长子,百姓爱幺儿。对他这个老来子,李氏是极其疼爱的,尤其在前两个都还没养住的情况下。

大嫂张氏对此就很有意见,毕竟丈夫多个弟弟就多个分家产的,尤其还是分外受宠的。说句不好听的,老两口年纪都大了(古代人均寿命也就四五十岁)要是有个万一,他们还要养着个弟弟。说白了还是穷闹的。

但他大哥是个老实憨厚的,对他这个年龄上能当儿子的弟弟还是蛮疼爱的。尤其是自己还没儿子的情况下。

大哥结婚也有几年了,膝下只有了个女儿,为此他娘对大嫂多有挑剔。还好他还小,因为是老来子,身子也不是那么康健,老娘的注意力多半在他身上。要不然,恐怕家里还有的闹。

要说家里最疼他的还是他爷爷沈仲文,是个老童生。

他爷爷年轻时候家里据说有上百亩良田,日子过得非常不错,他爷爷作为大哥便跟镇上的秀才读了书,十七八岁便考了童生出来,定的亲还是秀才家的女儿。

家里人都指着他能在科举上走的远远的,读书花费的银钱可不是小数,为了这点念想也咬咬牙供了,但可惜最终前途也就止步于此。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伴随着一次次落榜,家里矛盾越来越大,最后闹得他太爷爷在世的时候就分了家。

即便如此,太爷爷去世后,还是将小家的财产大都填进了科考的无底洞里。等他爷爷终于放弃了考试,家里的田地都卖了好几亩了。为此他奶奶早早的就没了,

还是他爹能干,早年跟着商队出去挣了些钱,家里才缓过来。后来更是凭着些人脉和童生儿子的身份当上了沈家村村长。

即便如此,他爹对他爷爷心里面也不是没有怨的。

他三岁便跟着他爷爷读书认字,毕竟前世跟文科打了那么长时间交道,也是在高考的千军万马中过了独木桥的,表现可以说很不错的了。

以前没恢复记忆的时候还想着出去玩,现在是丁点念头都没有了。

一是毕竟是成人思维了,跟小屁孩们能有啥共同语言。

二来这可是平民命如草芥的古代,身为“草民”中一员,那是丁点安全感都没有的。

想想现代,即使自己也算寄人篱下,但也没有这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一次小小的天灾,一个来征税的小吏,甚至古代层出不穷的劳役都能毁了一个没有什么倚仗的农家。

至于经商,先不说有没有那个天分,再者古代有钱无权就是个肥羊,谁都想来咬一口。

君不见那些个大商户都上赶着把女儿往官员后院里送,还不是为了得到庇护。

君不见红楼梦里薛宝钗家里还是皇商呢,更是开国功臣之后,还不是得到贾家寻求庇护才能保住家业。

仕农工商可不是说着笑的!

科举恐怕是自己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唯一的路了。

起码得考到秀才,有一定社会地位,平常地痞流氓小混混也不敢欺负。能免些税收,更重要的免去劳役,要不然自己这个小身板还真经不起霍霍。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每天都早早起来散散步,科举没个好身体可不行。

爷爷没醒时就拿以前学过的知识复习,等爷爷醒后继续另一天的学习,晚上睡前还要再回顾一遍。

基础一定要打牢。毕竟是成人的思维,也有以前的基础,再加上十二分的努力,成果自是不错的。这点从爷爷一天比一天大的笑容便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