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每日卯时就要到,早上由文院的先生们讲解经义,剩余时间由武院的师傅们传授武道,有事要请假。”
“文院都是每日统一授课。武院则分成外院、内院和上院……”
楚齐光一边听一边点点头,武科虽然主要考武道,但是经义也是要考的,只是比起文科简单了太多,几乎就是走个过场。
而武院的外院、内院和上院,由训导先生因材施教。其中外院都是武道第一境的学生,主要打基础,适应武院的修炼,训导的师傅不过武道第二境而已。
武道踏入第二境则可以进入内院成为内院生,由武道踏入第三境的武生来指导武道。
突破到第三境的便可以进入上院,成为上院生,由馆长王衍亲自指导。那是已经致仕二十多年的武举人,县里标准的人上人,自从回到青阳县后便一直在英略馆任教。
可以说英略馆里的上院生,才是真正考取武科的人,也是馆里老师最重视的学生。
像是王才良和楚齐光这样的,一开始就只能在外院习武。
平日里这英略馆每日卯时早上五点就开始讲解经义,一个时辰后开始练习武道,一直到申时下午三点结束一天的学习。
午食是在馆内解决,每日会有膳夫挑来,当然也可以自己携带。
这英略馆每日的学习倒还安排得蛮紧的,还有分班制度,怕是不比专业运动员轻松了。
楚齐光正这么想着的时候,一进入文昌阁的讲堂里便学生们正在听台上的训导讲师讲解经籍。
一旁的宋奕轩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向台上的先生介绍了一下楚齐光和王才良,便让两人进去听讲,然后自己离开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存在武道、道术的关系,大汉王朝的文学、经义等内容在楚齐光看来,并没有地球那么丰富。
楚齐光心中想到:毕竟这世界有钱有权的人老了或者闲了,肯定都去研究武功道术,想着怎么多活几年了。研究各种哲学思想、政治体制的人肯定就没有地球上多。
像考武科的话就是学一本礼学,其中包含了礼法、审美、道德理论、古代先哲的政治和功利等思想,但一共也就两万多字。
武科考的经义便全在这两万多字之中,各种挑选、截取其中的话语再发散后编出问题来。
而大汉朝的武科都已经举行了两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两万多字的礼学早就已经被考烂了,几乎每一个字都被一代代人反复琢磨,能考的问题也都总结了出来,只需要反复刷题即可。
到了现在,武科考经义几乎已经只剩下一个形式,真正的成绩主要还是看武道修为。
讲课结束后,学生们各自凑在一起交流。
这些学生楚齐光是一个都不认识,只能坐在位子上默默看着。
倒是王才良还认识几人,已经站在了一块谈笑风生,楚齐光隐隐约约能听见一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