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结束,孩子们三三两两的结伴出去,吴先生走到王殊二人面前,对赵三说,:“赵三今年已经有10岁了吧?”
“是的,弟子上个月就满10岁了。”赵三恭敬答道。
“恩,你母亲前日与我分说,叫我给你取一个大名,我想了一下,就给你取一个信字,以后就唤你赵信可好?”吴书生沉吟了一下说道。
王殊突然感觉赵信这个名字好熟悉,依稀记得汉武帝手下有位大将也是叫赵信。后世的著名游戏里面也有个人物叫赵信。赵信这个名字王殊也觉得不错,至少喊起来很顺口。
赵三连忙拱手答道:“弟子,谢先生,这个名字弟子很喜欢。”
“恩,回去以后课业需努力,你虽读书天分不高,但也需读书明理。速速洒扫课堂,也早点归家。”说完吴先生就转身出去。
王殊和赵信打扫了课堂,结伴归家。
“阿福,我前面听说,村口老李家的母马产崽了,要去看看吗?”赵信问道。
王殊一边走路一边答道:“别了,没过几天,宋家的选拔就要来了,老三你射术不精,难道不应该去练练吗?”
赵三苦着脸说道:“阿福,我已经放弃射箭了,前日村子里的教头和我说,我的臂力比较好,可以改学掷矛,以后我就准备苦练掷矛了,射箭我那准头实在是不行。
等这次商队回来,下次出门,我要去帮闲攒点零用叫张铁匠给我打三支短矛。你想啊我这个臂力如果掷矛的话,敌人就是有甲也挡不住啊。”两人说说聊聊之间就回到了家里。
作为一个身体拥有了1000多年以后灵魂的人,王殊在午饭的时候一直都在想……
在这天高地阔的西北之地,怎么才能赚到钱?
怎么样才能改善整个村子的现状?
从王殊的意识里面得知,原来村子的生计比较困难。
除开当时移民而来的时候,凉王给分的土地和牲畜以外。只有靠村子里面仅有的成年男性组成的商队,往来于敦煌和长安,做点小小的贸易。
但是由于西边粟特人现在会把交易的中转放在敦煌,凉王也不准他们继续向南贩卖他们的产品。
也就是说敦煌的繁盛,实际上是因为这里目前是向西的丝绸之路的起点。
由于中原战乱,凉王固守关隘,大量的中原特产由凉王统一运到敦煌来贸易。
但是话虽如此,天生爱冒险的粟特人还是会借道吐谷浑进入中原。
这西北之地目前能很快的搞到钱,又很方便的话,短时间就只有盐了。
但是盐铁又都是官府专卖的东西,偷偷生产和贩运私盐都是违法的。
王殊左思右想,始终没有想出一个具体方法。
而且目前自己年纪还小,首要目的,还是要进入敦煌的门阀,并在短时间里面成为核心成员。
敦煌的宋家,目前对于王殊来说,那是一个庞然大物。
如何利用自己比别人多的1000多年的远见和知识,得到宋家人的青睐才是当务之急。
况且这个年代,世家大族门阀,实际就是当地的管理者。
除开国家的大型条例法案,基本当地的法制都是大族族老一言而决。
过几日要选人的宋家,这个宋家最早跟随张家老祖在凉州,北地打下了大大威名。
后来定居敦煌,为张家世代镇守西北大门,极受凉王看重。
宋家家中设一培养人才的机构名叫“锦绣堂”取义满堂锦绣之意。
每三年就在敦煌附近,吸纳10-12岁的孩子入堂。
如果遇见好的人才就可推荐给凉王任用,一般的人才就留在宋家族内听用。
更有很多武艺优秀的,可跟在宋家直系族人身后入军中博取功业。
但是实际这个组织的运作,作为很是外围的村长和自己来说,就好比雾里看花,看不真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