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烤月饼的炉子是用泥垒的,很是需要点技术的,垒起来也很麻烦所以几家共用一个炉子很普遍。因为垒炉子是个力气活自然而然就是邻居家叔叔的任务了。把每年都用的一个大油桶滚到院子当中,把路边野地里挖出来的已经拿水和好的黄泥土一层一层抹到铁桶里边,我对这一程序不怎么感兴趣,心里还有点嫌弃这道工序脏,所以缺少了参与的热情,只是看看就好。刚抹好的炉子还不能用,得放个四五天等泥都干透了才能投入使用。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妈妈们就有的忙了。准备月饼馅也是个复杂的步骤。这也是我这个小吃货暗自窃喜的时候。妈妈买回来了月饼馅儿里要包的红糖,还有配料,有瓜子仁,花生仁,芝麻仁,葡萄干,玫瑰丝,一包一包香喷喷的诱惑着我。可是配料的分量都是妈妈严格按照馅料比例买的,没有一点富余的量,任凭我怎么恳求妈妈都不给我吃。吃不到东西猴急的我看着妈妈把炒好的瓜子仁,花生仁还有其他配料都放到盛着红糖的大盆搅拌起来,炒过的各种坚果的香味混合着红糖的甘甜味道在幼小的我心里真是人间最美的味道了,我眼巴巴的盯着妈妈手里搅拌的陷料抽着鼻子使劲吸着这香味。妈妈听到我吸鼻子的动静扭头看到我小馋猫的样子不禁哈哈哈的笑。又羞又恼又委屈的我不由得更加委屈起来,瘪了瘪嘴。妈妈恩赐般的拿小勺子挖了一勺混好的馅料给我“只此一勺”,我顿时雀跃起来,小心翼翼接过妈妈手里的勺子,如获珍宝的舔舐起来。因为“只此一勺”所以吃起来格外珍惜,每一粒坚果入口都要细嚼许久才慢慢咽下,吃的时间也刻意拉长了许久。直到勺子见底才心有不甘的放下,当然也不会再去缠着妈妈恳求再来一勺,因为我知道妈妈的“只此一勺”必定是不会有格外开恩的,所以我的嘴馋也“知足”的就此打住了。
又无聊的等了大概三四天后,终于到了打月饼的日子了。大人们把一整袋的白面倒进一个特大的盆里,和面是个力气活因此也安排给了男人们。看着邻居叔叔把一壶菜籽油,一大盆熬好的花椒水都倒入盆里的白面上,油花裹着白面腾起一股白烟,花椒水在油和面上滚来滚去,变成一粒一粒的小颗粒,仿佛是断了线散开的珍珠。不等珍珠布满面盆,叔叔已经把手伸进面盆把油,面,水这几样东西搅和在一起了变成一个个小面团,小面团又在有力的手下一下一下聚合起来,面团变得越来越大,揉着也看起来有点费劲了。终于一盆雪白的面粉变成了散发着金黄色泽的大面团。刚和好的面也不能马上就用来包月饼,大人用大锅盖盖严面盆,让面继续发酵一会儿。这样和好的面粉需要好几盆,每家每户都要打将近四五十斤的面粉的月饼,现在听来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多月饼怎么吃才能吃得完啊!其实那时候中秋节走亲戚的时候基本没有其他礼品之类的,也没有现在买的这礼盒那礼包,亲戚朋友之间都是自家打的月饼互相送来送去,所以打四五十斤也不一定够走亲戚用的。大大的案板支起来,大人们从面盆里拿刀切下一大团面来放在案板上揉成细条状,各家把打月饼的模具也拿出来了,比案板高不了多少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摆弄这些模具。大的,小的,形状和图案各不相同。圆形的模具图案有寿星,仙桃,还有梅花,福字,总之都是寓意吉祥的图案。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动物图案的模具,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威风凛凛的小老虎小狮子,活灵活现的金鱼,还有形状像葫芦的花篮,每一个都让我爱不释手。在我们几个小孩围在一起研究模具的时候大人们已经开始“工作”了。妈妈们把面团揉成一条一条的长条形状,再把长条揪成一个个小面团,用手指把一个个小面团捻开,捻成像个小碗的样子,然后把一大勺馅料放进“小碗”中,接着一只手托着面碗,一只手把“小碗”边收起来,直到“小碗”又变成一个有馅的面团。下面就是该我们孩子们一展身手的时候了,我们个个暗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妈妈看我兴奋的样子,心有灵犀的把手里的小面团塞到我手里,我把面团放进月饼模具里,开始用手一点一点压着面团,面团在我手下变成了一个小面饼,满满的塞满在模具里。妈妈依旧会嘱咐我,用一点力压,要不月饼花纹会在出炉后变得更浅更淡。我心里暗暗不服,明明每年我都会做的完美,大人就是啰嗦,一边想着一边手上更加压的用力。沿着模具边用力的压了一圈,中间用力压了三四下,该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我窝着月饼模具的一角把它朝下在案板上使劲嗑了三四下,模具里的小面饼软乎乎的从模具里滑了出来。成功了,一个完美的月饼诞生在我灵巧的手里。虚荣心瞬间爆满,托在手里伸到妈妈眼前邀功,妈妈看了满意的笑了,我得意极了,劳动的动力也更大了。我和两个邻居的小伙伴不停的把妈妈们包好的小面团一个个压进模具里,每个人都是两只小手忙的飞起。
这么卖力的劳动一阵,妈妈就会会心的说“想打什么样子的自己打”,这才是我和小伙伴最幸福的时刻。这时候就该那些小动物模具闪亮登场了。每个都不能放过,我们做的格外认真仔细,边边角角也都要压实,中心还要多压几下,生怕烤出来后看不出纹路。不一会儿一大堆小兔子,小狮子,小金鱼,小葫芦,小花篮......出现在案板上,我心情舒畅,手里的活越发顺畅起来了。
紧盯着看炉火的邻居叔叔把又一炉圆形的月饼拿出来,我们赶紧把案板上的小动物月饼递给他,叔叔把它们一个一个放在炉子上边的铁板上,这样小火烤着月饼就会稍微定型,不会软乎乎的了。叔叔隔一两分钟就把它们在铁板上翻个面,让它们均匀受热,大概翻了两三个来回,烤了五分钟左右,叔叔又把它们一个个放进炉子里边,靠着炉子边立着,放好后把铁板盖好,让它们在炉子里继续烤着,铁板上又铺好了第二批等待入炉的月饼。
我看着小动物月饼入炉后,心思再也放不到用模具压月饼这件事上了,虽然守在炉子边被火烤的难受,但也舍不得离开半步,眼巴巴看着邻居叔叔打开炉子把小动物们翻个个儿,又把炉子盖好,心里像有什么东西在抓,迫不及待的想着它们什么时候就能出炉。
终于在我企盼的眼神和诚心诚意的祈祷中,“小动物们”新鲜出炉了。邻居叔叔把炉子打开,我探过头去看,小兔子,小狮子们由没进炉前的淡黄色变成了焦黄色,小动物的肚子也由扁扁的变得鼓起来了,而且每一只都散发着诱人的甜甜的香气,仿佛在说“来吃我吧”。邻居叔叔拿着夹子把它们从炉子里请了出来放在案板上晾着,等它们温度没那么烫就会把它们装进纸箱里。这会儿的我已然把打月饼的任务忘在了脑后,跟小伙伴聚在一起摆弄着“小动物”。虽然都是一个模具压出来的,但我们总能根据色泽的不同,或者是边边角角的形状不同把同一种动物分别区分开来,给它们每个都起个好听的名字,其实也就是小孩过家家经常起的那些叫起来顺口的名字。这些小动物月饼我们视若珍宝,决计是舍不得吃的。等它们都冷却以后,在花篮月饼的顶部有一个小孔,问妈妈找来一截红毛线绳,穿过去打一个结,挂在脖子上,带着它总有一点莫名其妙的兴奋,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我直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只是想起来就觉得好好笑。
至此,一年一度打月饼的盛势在我们小孩心里就提前结束了。剩下的活都是大人干的,与我们无关。我们顶要紧的就是一人脖子上挂着一个花篮月饼,手里拿着或是小兔子,或是小狮子,小老虎,开始追着跑,互相比较到底谁小兔子更美一点,谁的小狮子,小老虎更威风一点。这场争斗一直持续到大人们的月饼都打完才能结束。
跑累了,比累了就聚集在随便一个小伙伴家里,躺着坐着,会拿着“小动物”演一场没有剧本,不知缘由的过家家的剧,乐在其中。至于后边大人们干的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们都没有再去关心打月饼这件事,也没有再去帮忙打月饼。只记得六七个大人从白天打到晚上,有的时候还要持续到快深夜,午饭,晚饭也没时间做,全家人总是对付的吃一口就罢了,第二天,妈妈还会说累的胳膊疼。那时候不懂大人的辛苦,还总想,我也动手打了,没那么累呀。现在想起来大人们真的是好辛苦,一家四五十斤的面粉,各家加在一起就一二百斤,真是巨大的工作量了。幸好后来慢慢有了代加工月饼的店铺,每年都不用再那么辛苦劳作了。
直到现在节日的氛围没那么浓了,月饼也不再是只有中秋节才能吃到的稀罕物了,人们只是在中秋节时买几个应应景,再也见不到打几百斤月饼的景象了。回想那时候小孩的过节的乐趣那是真的无忧无虑,没有一点杂念的乐趣,现在的小孩恐怕永远也没机会体会了。
啰里啰嗦终于凑够四千字了,第一次写就写成这个裹脚带,自己也不忍心看了。明天继续。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