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演员的演字怎么写?(上)(2 / 2)叫我导演首页

总之,崔心远的创作思路就是一句话:老师家长说孩子不能做什么,我就写什么。

屠龙者,终成恶龙。

六年后,等到他的书迷都步入大学或走上社会,崔心远就自编自导,将我们无处安放的伤痛搬上影院。

割同一批韭菜。

崔心远召集时下最火爆的五位明星,两男三女,其中仅有一人是有演戏经历的,剩下的要不是选秀歌手出身,就是模特出道。

典型的只看脸,不认学历。

但就是这部,被专业影评人认为注定扑街的电影,却成为当年的华夏票房之王,18亿。

要知道,14年华夏电影总票房还不超过200亿,他一个人就拿走了接近十分之一。

1000万的投资,18亿的票房。

这下资本眼红了,发现导演不重要,剧本不重要,演技更不重要,只要是大的小说改编,加上当红流量明星,就能赚钱。

大量热钱开始涌入,流量明星的片酬年年暴涨。

会演戏的接不到戏,不会演戏的数钱到手软。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直接导致近几年,华夏的好电影屈指而数。

&ldqu;这两年稍微好点,观众开始厌倦连台词都说不流利的明星了。&rdqu;

可岚坐在一间写着&lsqu;演员面试&rsqu;的办公室里,和一旁的沈青闲聊,细数这些年华夏电影发生的巨大改变。

沈青听了以后,觉得历史的进程总是相似的。

大众艺术审美这东西,不管那个世界,都是需要一步步提高的。

沈青趁着面试的演员还没有上场,适时表达了一下对可岚的感激:&ldqu;柯组长,谢谢你帮我在佳能那里争取到选角的权力。&rdqu;

佳能作为甲方,本来广告片的主角人选是需要他们来定夺的。

&ldqu;主要是你的方案确实好,佳能才会同意。他们说只要最后拿出来的成片精彩,这些都是可以让步的。&rdqu;可岚摇摇头,说并不是她的功劳。

&ldqu;不过,我们就是拍一部广告片,真的需要这么大费周章的招演员吗?&rdqu;

佳能的片子,主要演员其实就两位,一位年轻的丈夫和他年迈的母亲。

可岚觉得沈青有点小题大做,还专门让她联系演员经纪公司。

沈青纠正了可岚的说法:&ldqu;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是我更愿意叫它微电影。&rdqu;

可岚见沈青认真的模样,也不再反驳,顺从的点点头:&ldqu;你是导演,你说叫什么都行。&rdqu;

这世界也有微电影的说法,但并不算主流。

最出名的一部,大概就是辛怡导演为残疾人互助协会,拍摄的宣传短片,何处为家。

全片只有一个男主人公,没有名字。

观众跟随意外遭遇车祸,双腿瘫痪的无名主角视角,体会了一把残疾人在社会生存时,所遭遇的真实故事。

出行的不便,渐渐离去的女友,逛商场时导购对他有意无意的驱赶,以及永远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何处为家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辛怡导演特别厉害,从画面里传递出一种情感:残疾人虽然活着,但却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家。

没有名字,就代表不是某个个体,而是社会上的任何人。

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更可以是我。

当时,这部片在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让社会的目光首次集中在残疾人群体上,所有人都直面了一个心灵拷问:

整个华夏有十五亿人口,其中残疾人占了五千万以上,但为什么很少能在公共场所见到他们呢?

同时,也让微电影这个词,第一次被大众所了解。

甚至还掀起了一股小范围的微电影潮流。

但大部分的微电影,都是新人导演的练手作,精品很少,也就很难产生后续的影响力。

微电影渐渐沦为,电影行业的边边角角。

沈青和可岚聊着聊着,第一位面试的演员,终于要进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