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趁圩(1 / 2)穿越雷州半岛首页

为了能赶上后天的圩日尽快挣点钱,三个人埋头织席,胡梅也想来帮忙,但手比较笨,试了几次,不仅帮不上,还添乱,需要杨二妹来收尾。不过二妹的态度非常之好,笑着说:“你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这些粗活还是让我来吧。”

简单地吃过晚饭,天就黑了。这两天真的是要断粮了,每天都是吃的番薯粥,那种不见一颗白米的番薯丝粥,自家种的青菜也快没了。

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三人继续织蒲席。叶纵横后来居上,手速很快,快得让人看不到草头在哪,从昨天到今天,他一人已经织了4张,杨二妹织了1张,蒋智只织了半张,后来仍是杨二妹帮忙收尾。

杨二妹笑道:“我看你就是个教书先生,以后还是好好教书,别干这个了。”

蒋智推推眼镜,有点郁闷:“我像教书先生吗?”

杨二妹算了算,说道:“一共6张,这次选的是好草料,手工也不错,争取卖到30个铜仙一张,挣一个大洋还有多。”

第二天一大早,三个人便带着草席一早去趁圩,这里镇上的圩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锦囊圩,从明朝的时候就有了。逢一、三、五为圩日,附近的村民将自己农副产品带到圩上,以货易货,或是卖给有固定档位的换取钱币,交易繁荣热闹。

不过,由于近几年随闻土匪猖獗,圩上几家商行及老百姓都被抢过,大家不敢拿太多东西到圩上卖,来趁圩的人数也少了很多,显得冷清了些。

胡梅和容素素也想去看热闹。胡梅是想去散散心,容素素则是想赶紧拿到钱去药铺,给高飞鸿买一些活血化淤的中药,要是动脉有栓塞,那得再手术啊,自己肯定不敢做了,只能进大医院。

“1919年雷州半岛有西医吗?”容素素问蒋智。

“没有呢,”蒋智说,“1922年广州湾西营的爱民医院和红坎的法国医院才开业,那个时候西医才算传入雷州半岛。”

容素素忍不住念了声佛:“阿弥陀佛,老天保佑!”一个无神论的外科医生来到这个时空也只能求神佛保佑了。

见到5人要去圩上,杨富贵结合实际情况给了个建议。因为现在“万三三”土匪比较猖獗,不仅抢财,还要抢人,5个人千万不要走散。如果遇到地方保卫团查身份,就说是那茅村杨老七的亲戚就行了。

其实杨富贵的心中也在嘀咕,这几个贵人的财物看来已经在路上遗失了,不知何时才有家人接走,这样下去确实自己负担不了了,哎!

这次的交易比较顺利。杨二妹的6张蒲草席全被圩上唯一的一间成衣行收了。除了用3张草席抵消欠款,剩下3张还卖了150个铜仙。

五个人分两头逛。叶纵横、蒋智、杨二妹去买米买肉,容素素和胡梅去找中药铺。也许是因为觉得叶纵横身负异能,她俩也没有将杨富贵的话放在心上。

蒋智看到这个圩市和之前看到过的法国人拍的清末广州湾差不多,大多是临时的摊档。一个长长的矮桌,堆桌上放着货物,人蹲坐在地下,这就是档口了。

有卖凉茶的,卖叶搭饼的有卖白斩鸡鸭的,一只只挂在那里卖蔬菜的,直接担在挑筐里卖。没见到卖水果的,也许那时没有大量种植水果,水果是经济作物,不是必须的,是有钱人家享用的奢侈品。

雷州半岛村民自古比较相信玄学,因此圩上还有专门给人看相算命的,写着着大大的“卦命”二字。另有一面挂旗,写着“黄仙人”三个字。一个穿着道士服装的男人坐在那里,留着八字胡,下巴也有一撮山羊胡,面前摆着一个签筒。摊位着围着几个男女,看来生意还不错。

只有烟丝和水烟筒是100年不变的,蒋智和叶纵横还在一个铺仔轮流抽了水烟筒,吐出烟圈的那一瞬间,好像回到了100年后。

围着一根水烟筒轮流抽,也是雷州半岛的特色。你抽几口,我拿过来,用袖子抹一抹烟筒口,又抽。据说烟丝可以杀毒,所以大家都无惧卫生问题。

固定的铺头只有几家,简单的平房,暗红漆的板搭门,室内光线昏暗,有米铺、成衣行、杂货铺、鸡饭馆、铁货铺等。

容素素和胡梅终于找到一间药铺,也是圩上唯一的一间,药材不是很齐全,勉强配了几味中药。药铺只有一个黑瘦的老板,留着八字胡,穿着长袍马褂,眼神一直在上下打量容素素。

毕竟,100年后的城市人与100年前的农村人,从外表来看,差异太大了。不过,无论哪个时空,人皆有爱美之心,被看多几眼也正常。

胡梅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其实她身高只有165,但已经比当时的很多农村男人高了。加上肤色与容貌,当时只有省城或京城的大小姐或姨太太才有这个水平。而且100年前的人普通看上去苍老,胡梅在这个时空也就看上去20岁左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