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大隋的仪式感(2 / 2)大隋霸业首页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杨侑数了一下,足有23人之多。宇文化及果然厉害,官职不高,这笼络人心的本事实在是相当恐怖啊。炀帝坐在高位微微皱眉,李渊可是他的心腹,用着极为顺手,但二十余位官员联名参奏,他又不得不给个交代,私自扩军哪个封疆王公没做过啊,此事真的可大可小,但搬到桌面上来了,就必须要自己这个皇帝表态了。杨侑看着陷入两难境地的皇爷爷,想到是该自己出场了,杨侑由于在最前排,所以不用站出去。弯腰拱手,礼节到位。

“臣杨侑参奏右屯卫上将军宇文化及,不求事实,妄自猜测,诽谤我大隋封疆大公!”他刚说完,群臣皆惊,这是双方针锋相对了。杨侑作为李渊的女婿,维护老丈人,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臣想问宇文大人,你可知唐国公与我的封地都在边境?唐国公抵御契丹,而我要抵御胡人五族,我之边境由杨林大将军把守,唐国公那里可没有任何援手,两年前他曾三次向大将军提出增援,而大将军则给予书信一封交于我和唐国公,内容是边关危急,无法抽调兵力增援,可自行募兵,边境之封地可权宜处置。大将军自己兵力都捉襟见肘,哪还能顾得上我们,所以只能自行募兵,如果没有充足之兵力储备,边关被破,试问宇文大人你担待的起吗?”

“代王仅凭你三言两语不可作数,世人皆知你与李渊翁婿情深,你之所言不足为据!”宇文化及据理力争。

“陛下,老臣以此为证,代王所言句句属实,确实是老臣下令。陛下赐予老臣统领边关事务之大权,不必事事皆报,遂陛下不知耳。”杨林说罢就把一张宣纸放到炀帝面前的龙案之上。炀帝打开一看,顿时明白,这是书信的草纸。随后抬头看着杨侑点了点头,自己这个孙儿确实胆识过人,懂得审时度势,宇文化及参倒李渊,将会打破现在的封疆格局,平衡瞬间打破,可能会引起战乱,战国时期亦是如此,前车之鉴使得后世君王都懂得平衡之道。

“哎!侑儿,汝太年轻,宇文大人刚正不阿,敢于参奏,实属大隋之谏臣。既然杨林大将军作证,此事就此作罢。宇文大人还有何异议?”炀帝名为呵斥杨侑,实则夸奖,然后又给了宇文化及一个台阶,两不偏袒,继续守住大隋群臣势力的平衡即可。

“众卿还有何事要参奏?”群臣闭口不言,炀帝等了一会,实在没人参奏了,就摆了摆手说道:“散朝!”

隋朝时期十天上一次朝,到了北宋才开始天天卯时上朝,称为点卯。隋上朝主要用于这一段时间积攒下来的问题,比如存在很大争议的事情,皇帝想要颁布新的政令,均要在上朝时问询众大臣的意见,可以把当时的上朝看做是一个国家权力中枢的内政会议,或者集体表决的一个场所,封建王朝也并不是皇帝的一言堂,一个朝代的覆灭也不是皇帝一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权力中枢出了出了大问题而导致崩塌。至于皇帝的日常事务均在奏章和私下会见中得以解决。

下朝没有多少讲究,就和电视剧里一样,放羊似地离开就可以了。杨昭和杨侑刚下完台阶,就看到李渊站在原地,杨侑上前打起了招呼:“唐国公为何站在这里?”

“今日之事多谢代王,老臣感激涕零!”李渊一躬到底,对杨侑行了个大礼。

“唐国公不必如此,我们是一家人,怎可说两家话呢?回府邸休息吧。”其实杨侑保李渊实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在募兵令发出,无数义士踊跃参军,他害怕有朝一日也受到兵员发展限制,以前他思考把兵员转换成各州府捕头,以备后用,现在此事一出,瞬间迎刃而解。至于那草纸,实乃早就和杨林串通好的,杨林可是他曾外公,不向着他还能向着谁啊!再说多点兵力边关也有保障,万一杨林一个失足,损失大量兵马,自己曾外孙的兵马立即可解燃眉之急。

目送李渊,杨侑看着他的背影,有着些许感慨。多可爱的一个老头啊,可惜被儿子坑的不轻,自己也没坐几年皇帝就被赶下来了。杨侑记得李世民的那句话,弄成现在流行潮语就是:爹你该退休了!手动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