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发电机(1 / 2)从明朝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首页

朱棣按照上午上课,下午找木匠、铁匠做自己发电机、电流表这样的节奏,一转眼就过了五天。

在这期间,朱棣抽时间做好了天平,成功的得到了质量原器,并且朱棣把最小的质量做到了1g的精度,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回形针的质量。

……

今天对朱棣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特殊到让朱棣一大早就离开了他的温柔乡。而且昨天晚上朱棣也是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因为经过五天的准备,朱棣的发电机预计在今天就可以完工,这让他完全冷静不下来。到了这个地步,成功了就是会所嫩模,失败了就要下海干活……

大清早,匆匆吃了早饭,朱棣来到工匠院里,找到陶冬,他就是干加工首饰的活儿的,可以称得上已经心灵手巧,把事情交给他,朱棣还是放心的。

昨天下午朱棣就开始指导他们绕线圈了。朱棣估计今天早上过来就应该完成了。

朱棣走进院子,发现陶冬果然早就来了,还在桌子上看到了组装在一起的发电机,不得不说,陶冬手艺还是非常过关的,整个线圈看起来整整齐齐,一点也不显得凌乱。

陶冬看到朱棣进来,连忙站了起来,“王爷,幸不辱命,您的东西已经做好了。”

“嗯,辛苦你了,等会儿自己去找魏忠领赏钱。”

“谢王爷。”陶冬激动道,他可是知道王爷很大方的。

朱棣打发了他,仔细检查发电机是否还有什么问题。

整个发电机,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一端是电磁感应部分,由两块磁铁,中间夹着一个圆柱形的转子,转子上绕满了黄澄澄的铜线组成。而另一端,则是动力系统部分,由一个木制的小齿轮组,联接着一个小水车组成,以水力为动力来源,它的好处是,只要控制好水流大小,就能得到一个稳定的转速。得到稳定转速,就能有一个稳定的输出。

整个发电机放在那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艺术品,赏心悦目。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毕竟朱棣为了这个东西,可是撒下去了不少银子,可以说它是朱棣集结了明朝顶尖工艺做出来的。

看完发电机后,朱棣再看向一边的电流表,和发电机比起来,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就是两圈铜制游丝,加上一个线圈,一个电磁铁做出来的。

发电机、电流表都准备好了之后,接下来便可以开始之前制定的计划了。

首先是要确定电流表表盘刻度,明确确定1安的电流到底是多大,以此来标度电流表。

从定义上来看,现代电流的定义方法是 1秒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仑(6.241×10^18个电子的电荷量)时,电流强度为1安培。

显然上面的定义,以朱棣此时的条件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朱棣采用的是国际安培的定义,在1908年伦敦举行的国际电学大会上,定义1秒时间间隔内从硝酸银溶液中能电解出1.11800.02毫克银的恒定电流为1安培,称为国际安培。更精确地与后来定义的安培相比,1国际安培=0.99985绝对安培。

多少有点误差,不过可以忽略不计。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118毫克这个质量太小了,以朱棣目前的精度,测出来是不可能的。朱棣就只能用笨办法了,以每秒钟1.118毫克的速率,那么在894秒后,会刚好析出一克银。这个重量是朱棣可以测量的了。至于这其中所需要的时间记录,那就只能用平板了,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出现时钟这种东西。

这个方法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保持电流稳定在一个刻度,保证结果可靠,第二就是不断测量,逐渐向标准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