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8.三角洲(2 / 2)出东吴记首页

该三角洲两面环水、北面偏西处傍山,有一条西南东北向的河流依傍该洲,约有三、四十米宽,观其流向,似与绕过东山东侧的那条在后世被称为“长山河”的大河交汇。

王道潜旋身回顾四周:“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到人类活动的迹象了。但这里离东山东面那个靠近我们仓库出口的地方,估计也只有两三公里的距离,我们回去并不困难。”

他拿出一本地图册,翻找到一页,看了又看,笑道:“索性就在这里定居吧。这地方在后世应该也算是硖石镇的中心区域,我们未来可以此为原点,向外辐射开,建设一个居民屯聚的据点、城镇。”

众人在看过地图册后,皆表同意,并纷纷表示这里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但由于此处东南风多,该地既处于迎风坡前,山上降雨大于山脚,有必要山上凿渠,加强排水,不仅可以作为久居之地,亦可作为“事业草创之所”。

四个穿越者互相讨论了一阵,认为此地北部的平原,尽管亦是林深草厚,但胜在平坦广阔,与由拳城邑亦仅隔着一个殳山,将来既可以开辟为汇聚流民的场所,建成一个小的居民屯聚点,也可以搭建一些附属性的设施,用于存储、转运货物。无论如何,那个地方可以作为此地的北部屏障。

既然决定定居在这一三角洲之后,穿越者们立即开始进行规划、布置。众人很快达成合意:此地恰好深藏在一片苍莽深林之中,索性就在这里悄无声息地建设一个城镇出来,闷声搞种田。

基于在虫洞消失前后所作的一些规划工作,再结合目前三角洲的实际具体情况,穿越者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鼓捣出了一份图纸:

在东山东面山麓处,拾级而上,建立穿越者们的永久性堡垒,拱卫东山内部的仓库。穿越者的核心居住区域、重要物资的转运场所,都将设在该堡垒内。

三角洲东缘,建造一要塞式建筑,预备用作行政中心,平时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管辖辐射两水一山、一洲一原。同时,该地设置兵站与武库,用于处置突发应急事件。

此要塞乃是以东山基地中留存的一张佚名应是前期筹备时的一名热心者设计图为蓝本,形似后世的福建土楼,但据该佚名在设计图旁描述的“nglsaesung”的标记来看,他在设计时应是参考了南德巴伐利亚州著名古城因格尔施塔特nglsa后世亦为某著名汽车品牌总部的近代要塞。

王道潜曾经去过nglsa,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一是它有一个打折村,附近城市尤其是慕尼黑的华人经常赶周末公交车去扫货,另一个印象则是该城据说在残酷的三十年战争中从未曾被征服过其令瑞典雄狮古斯塔夫二世在对该城的围城战中损失惨重。

翻开这位令王道潜极感好奇的佚名作者留下的其他许多图纸,王道潜确信此人根据nglsa的经验设计了一份依傍三角洲ngls则是依傍多瑙河建设要塞/棱堡城市的基本图样。由于其人的这些图纸十分详尽,且其所基于的三角洲与穿越众目前所在的区域十分相似,因而众人几乎都一致倾向于将来也采用这位作者的设计来完成本处城镇的建设。

在东面要塞以西的数百米距离内,则设立类如学校、建材工场、织造工场、染坊、食堂和成片住宅区等或集中、或分散在三角洲各处,与该兼具中西风格的土石要塞接壤。

上述规划只是勾勒出了个一个大纲,着眼点也是在各区域之功能配置之上。虽然总体规划大致画在了一张图纸上,但由于几个穿越者皆是文科生,毫无土木工程的经验,因此建设的具体细节不能在图纸上纤毫毕现,只能草录一些粗浅的抽象观念,譬如王道潜在图纸右下角记录的这么一段文字:

“各区域内,各建筑物、构筑物均以安全、可靠、耐用、满足实际功能需求为主,不强求在建筑物的设计上完全合乎汉朝的法式、礼制与民间风俗习惯但在整体布局上,各功能区应互相呼应,且便于行政设施之管辖。”

为防范雨季水位暴涨、排水不畅的问题,屯聚点中的所有成片建筑之间都将预留绿化带即汉代所谓的“毗”和安置排水渠的空间三角洲南北两边河岸则均辟为十五米宽的道路,道路两侧设排水的明渠、暗渠,为设防目的,沿路还将夯筑土质垣墙。

此外,穿越者们还计划用两座石质桥梁贯通三角洲与其西面的广阔平原。只是三角洲背面的河段非常宽阔,以现时的技术能力,要直接构筑一条石桥,似是天方夜谭。构思中的解决对策是:将来调集大量人力挖泥填河,缩小河流宽度至三十米左右但为防止上游泄流时河水满溢,另须在下游多挖支流,同时在上游水域进行挖深、疏通、蓄池等作业。

按照穿越者当前的规划,相关排、蓄水设施将贯穿整个城市,同时渗透于城市周围预备辟作农地的大片区域。因为他们已经考虑到将来在城镇外大规模种植水稻的问题。一旦种植水稻,势必还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

就如何使水田区域与城镇区域的水网系统能够协调融洽的问题,穿越者们很快就展开了讨论只是讨论稍一深入,众人便察觉到此题之宏大,颇有些脱离实际。无论是规划工作还是实际的营造工作,其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工作量,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

与旱作农业不同,稻作农业的繁荣离不开一个健全、完善的水利系统但要从头开始,去对这种势将改变整个地理面貌的水利系统进行全局性的人为设计,那真是何其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