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30.龙窑(1 / 2)出东吴记首页

王道潜当时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平静地说道:“让我们的存在与东硖里的设立蒙上一些传奇色彩,也没什么不好的。这些东汉土著得到了这么多的现代仿古制品,也就任他们去吧,就算是他们作为东硖里的草创先民所该得的一份子。不过我们将来还要再收纳流亡,迟迟未归的晓波那里,等他回来时,也不知道会带来多少人……我们总不能一直这样把东西分下去,这种分配原本也不太妥当。

“我们需要立即把各种工场现在只有所谓的匠作工坊建立起来,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强制给付制度:

“日后一旦有流民投附到东硖里门下,在经过甄别,许可其入籍之后,便应依照一定标准,向其发给相应物品

“所谓强制给付,其意便是,该种给付制度须由白字黑字以一般规定之方式确立下来,如有新投附的居民在发给时遭遇疏忽懈怠,则其可以向行政厅据说现在许多里民叫它大圆砦、大砦提告,要求发足相应物品。”

沈梦熊当时插了一句:“发得不足,还可以提告?这……真的妥当吗?”

王道潜微笑回答:“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不过从性质上说,强制给付对应的是公民法而不是流民法、难民法。我们可在入籍端口,运用配给制进行总量控制。由于配额仅为公民,或者说,里民预留,所以无须担心那种海量流民涌来,然后我们不仅应接不暇,还要自食其果的情况。”

何家华则是回头望了一眼那石碑,恍然大悟似地笑道:“这石碑,看来还真不是白立的。”转过身来又打趣似地问王道潜:“若是晓波带来许多人,也给他们第一批里民的待遇吗?”

王道潜不假思索地道:“当然,而且我的想法是,不仅发给的物资上应一律相同,而且他们也都能享受到名勒石碑的待遇。要知道,刘高选的石碑非常高大,目前只刻满了阳碑,再有人来时,就刻满阴碑吧。我想按照之前说定的计划,晓波也不可能再带来更多的人了。不过此后我们的东硖里再收纳流亡时,至少他们就享受不到将姓名铭刻在石碑的这种殊荣了。”

为将王道潜的这种“强制给付”制度落实到位,须在物质资料层面保有种类齐全、储量充分的后勤保障。这便离不开自行生产。

譬如立下统一便溺的规定与设施,主要是为了积造农家肥之需。老范仍在筹备筑造田垄事宜,他是指明要用到农家肥的,并教大家早些将原料搜集、贮存起来。

人的排泄物是制作农家肥的原料之一,为贮存这种原料,须将贮池做到防渗、防漏、防雨、防潮由拳县本地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丰润,气候潮湿,因而尤须注意肥料的贮存。按照东硖里目前的条件,只能用夯土版筑法制造贮池,防潮防漏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容易导致氮素迅速流失。为此,烧制密闭性较好的陶缸正如后世所习见的,可将这种大缸存放在田间垄头便成为急需。

而老范目前的开垦围田工作迟未进行,也与他尚未能凑足数量相当的用于储放各种物料的容器有关沈梦熊的“大仓”,也需要许多储放容器。

又如吃饭、喝水这件貌似稀松平常的小事,也有许多要务须予处理。目前东硖里诸里民都分配到了一些由现代工艺制成的竹、木材质的仿古餐具,但由于各人分派到的数量极为有限,如果在未来出现了破损或是丢弃等意外事件,王道潜并不愿意用东山基地的库存加以补足,因他认为这有肇致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因此,组织一批人开设工场,专门制造日用竹木、陶制器皿,便成为为当下要务。

除此之外,穿越者们力图迅速开展的卫生教育,目前也只能停留在纸面的最初章节。排便后清理用的草纸,女性月事用的卫生棉,日常换用的棉、麻制衣物各人仅有一套“直缀”和两双鞋子,是远远不够的!,以及个人擦拭身体、清洁口腔的洗漱用品以及清洗衣物的日化用品,目前都是一片空白。

与之相应,自然需要营造一些造纸工场、一整套的棉纺织产业……穷尽列举似有难度,但要旨容易归纳,这就是尽量地以有组织生产的方式,力图在短期内实现所有生活资料的自给自足。

从头开始总是难处不少,譬如目前穿越者们显然已经错过了棉花播种的时间,只能等到来年初春再开始施行此事,故而所谓的棉纺织业,只能暂时搁置之。

让王道潜等人感到意外之喜的是,刘高在烧制日用陶制器皿这件要务上,立时提出了较大贡献。他先是领着分拨到的二十几名青壮,自行编织竹筏,沿河摆渡到三角洲南岸,在这个略有几处土丘的地方,开始起造一个砖窑。

看到刘高娴熟若定且颇为凌厉迅疾的指挥,王道潜等人面面相觑,不知此人要做一个怎样的窑出来,又是否掌握一些窍门。

要之,依后世学界之通说见解当然亦有少数观点,真正的瓷器首次出现于东汉。后世学者对上虞小仙坛窑址出土的东汉青釉斜方格印纹罍的残片进行分析,发现相关标本除二氧化钛含量稍高,使瓷胎呈灰白色外,其他方面,皆符合近代瓷器之标准。1

既然这刘高被人尊称为“匠师”,又说他不单止会石匠工夫,便不知他是否也善于造窑和烧造陶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