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秦老夫人想想秦芷膝下十几个孙子孙女,而自己只有楚昕和楚映,终有些意难平。
眼看着快到午时,青菱陪杨妧姐妹去瑞萱堂,途中拐进丛桂轩。
赵氏正在为见面礼焦头烂额。
来之前,赵氏已经准备了土仪,可跟楚家给的手镯和玉佩却是没法比。
杨妧把青菱手里拿着的包裹交给她,“……我抄的经书还有平常做的针线活儿,想孝敬给老夫人和夫人。”
赵氏接过看了看,有两本《金刚般若菠萝蜜经》,用麻线订在一起,还特地用淡青色的厚高丽纸做了封皮。
还有两条额帕和两只荷包。
赵氏知道杨妧字写得好,否则也不会让何公子看中去抄录文稿,却没想到她女红也这么好,针脚细密匀称不说,翠碧色荷包上一对灰色兔子活灵活现,另一只荷包则绣了只闭着眼打盹的花狸猫,憨态可掬。
有了这几样东西,纵然见面礼不算贵重,可心意却是十成十的足。
赵氏非常满意,仍旧用包裹包起来。
回头又狠狠瞪了杨姮两眼。
她比杨妧大着一岁多,可无论写字还是女红,跟杨妧都差着一大截,而且傻乎乎地不知道用心思。
如果平日里也备着点儿针线活计,何至于事到临头两手抓瞎?
一边想着,赵氏唤了从济南府跟过来的桃叶提着包裹,几人簇拥着往瑞萱堂走。
这次没走湖边,而是穿过花园。
青菱笑着说:“从这里比走湖边更近些,顺着这条石子甬道,走到岔路口往右手方向是去瑞萱堂,往左手方向是烟霞阁,先前楚贵妃的住处。烟霞阁门前有片芍药园,种着好几个品种的芍药,可漂亮了。”
芍药素有“花相”之称,正合楚贵妃的身份。
到了瑞萱堂,赵氏呈上见面礼。
秦老夫人道谢接过,逐样扫过去,见都是精而不费的东西,暗暗点头,笑着让楚映和张珮两人分了,却拿起经书,仔细翻看着。
满篇的簪花小楷漂亮灵秀起合流畅,字体尚且不提,从均匀平整的墨迹来看,显然抄写经书时心境极为平和。
秦老夫人问:“字写得不错,谁抄的?”
赵氏指着杨妧,“这两本是四丫头抄的,二丫头也抄了两卷经书,原想着带来,谁知竟是忘了。”
秦老夫人笑着看向杨妧,“能看得懂?”
当然能!
先前的元后礼佛,满京都的夫人太太也跟着信,不管懂不懂,隔三差五会邀着去寺庙听大师讲经。
杨妧每年至少去三五次护国寺,法会也参加过好几回,更别提抄过的经书了,十几年加起来足有几百部是有的。
佛法的精义体会不了,大概意思却是懂得。
只是,她现在这个年龄却不能说懂,杨妧红着脸期期艾艾地说:“不太懂,我只能读阿弥陀佛经,听说金刚经是长寿功德之经,所以才抄给姨祖母。”
《阿弥陀佛经》不到两千字,对于初次接触佛理的人更容易,而《金刚般若菠萝蜜经》足有五千多字,经文要义很难理解。
秦老夫人微笑,“好孩子,难得你有这份心。”转头把经书递给张夫人,“四姑娘这字写得好,过几天宴请,让她帮着写帖子好了。”
张夫人大惊。
家里宴请,送给爷们的帖子自有外院的清客相公代写,要送给女眷的帖子则是内院姑娘们亲手写。
可以借机了解家里的人脉以及京都勋贵圈里错综复杂的关系。
老夫人是不是病糊涂了,竟让初来乍到的杨妧参与这么重要的事情?
张夫人打着“哈哈”道:“我原是吩咐了阿映和阿珮,她们想亲手给赵家三娘子和秦五娘几个交好的伙伴写帖子,这下两人就有借口偷懒了。”
杨妧闻言知雅,推辞道:“姨祖母,我从来没写过帖子,怕写错,耽误了事。”
秦老夫人瞥着手指无措地绞在一起的张珮,目光转冷,面色却愈加和煦,笑眯眯地道:“几位小娘子的请帖给阿珮和阿映写,其余的交给四丫头……请帖有什么难,都是现成的套话。”
杨妧只好应着。
红枣进来禀报,“老夫人,夫人,世子爷回来了。”
赵氏局促地看眼秦老夫人,“姨母,是不是让丫头们回避一下?”
秦老夫人笑道:“不用,头一次见面先认认人,都是一家人,用不着回避。”
说着话,门帘被撩起,有人阔步而入。
杨妧下意识地望过去,不由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