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成都,暴雨。
我蹲在地上静静地挑选着舒瑶留下来的书,外面的暴雨肆无忌惮地侵袭着露天的阳台,噼里啪啦地打在房间的玻璃上。
此时此刻的舒瑶,应该已经到达晴空万里的深圳,带着炽热的优秀毕业生荣光,在国内最出名的互联网公司东信参加封闭培训。
她走的那天,成都也是晴空万里;我和她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一如既往地约定等她涂完防晒,我们就一起去食堂打饭。
舒瑶是一个在有限的经济能力内,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人,她打饭通常会打两荤一素,再加一个红豆薏米粥,护肤品会选择名牌套装,衣服通常也不会等着“618”或者“双十一”攒着买,而是逛街看好就成套买。唯独买书这件事,她从来不考虑实用性和精致感,通常随便买了一些,有的翻着看看,有的则摞在书柜上吃灰。
她留下的这些书,大部分都没有拆封,几本已经拆封了的,也没有做过笔记;走的时候,她特意和我说:“书都没看过就毕业了,有点遗憾,这些你看着处理吧”。
我挑了几本拆开,然后把它们放进了行李箱,又把剩下的书都搬到公用的书架上,留给同寝室的师妹。
毕业典礼之后,我一直自己一个人住在寝室。突然从没日没夜散伙饭的喧嚣中抽离出来,我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恍恍惚惚,好像自己的身体要被巨大的孤独感吞噬掉。只有偶尔翻出来毕业照,才会把自己拉回现实。
所有人都觉得,我的未来一片光明,前途大好。这还不是因为我签的公司——元方——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为我背书。
互联网行业流传一句话:元方三年,年入百万不是梦。别看那些起薪15~20万的应届生收入不高,但是混上个三五年,不说拿上股票瞬间变成百万身家,薪资怎么也得翻上个2~3倍。
交三方协议的时候,辅导员和我说,不错不错,继续努力;社团聚餐,学弟学妹们和我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学姐,今年秋招(秋季校园招聘)求内推啊”;同年级的同学得知我准备去元芳就职,隔了几层朋友网加我的微信,一开口就是“听说你去了元方”,紧接着第二句就是“以后多交流沟通”,甚至有的同学知道我的岗位和明星有关,更是各种套近乎预定签名照。
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过往的一切荣誉和光鲜都会停留在这里。告别纯粹的学生时代,意味着我独自面对这残忍又浑浊的江湖。
过了今晚,我将踏上北上的征途,和我的室友兼朋友舒瑶,远山隔海,和我曾经的青涩,一刀两断。离开一起奋斗过的伙伴,离开精神领袖般的老师,离开一切我熟悉的城市气息,和曾经的自己。
那一刻,我将和这个城市、这个校园、这个自己,说再见。告别,不,永别这年少青春的好时光。
希望明天的成都,是个适合起飞的晴天。
“同学你好,你的入职手续已办理,接下来可以找你的直系主管报道了。”前台的姐姐把身份证和户档材料给我,并交给我一份入职手册和一张工牌。
“好的,谢谢。”我正要转身,突然又想起什么“我这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吗?”
“是的,手续已经办好了,电脑已分配到主管处,今天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听到她说今天就可以开始工作了,我有点疑惑,舒瑶之前和我说她一入职就开始了封闭培训,可以迅速和同事建立关系并充分了解业务情况,于是我又问“那……没有入职培训吗?”
前台姐姐顿了一下,笑着和我说“没有统一的安排,职前培训可以单独对接你的主管。”
“好的,谢谢。”我对没有入职培训这个环节有点在意,想起之前我在一家互联网+教育的创业公司实习经历,主管人很好,我入职的当天她对我进行了4个小时的一对一培训,使我后续项工作开展很顺利,在实习的3个月里,我从实习助理做到主管,从最小的页面bug做到产品的整体规划、商务合作和市场拓展,积累了很多真金不换的人脉和经验;想到这我也就解开了这样的疑惑,不管主管能和我说的多么详细深入,至少基本的业务流程还是会和我说的,其他的我都可以自己了解自己学习,这些都是小case。
我收起我的所有材料,跑到最近的卫生间补了粉和口红,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一下,心里暗暗想:林禹晗,加油!
叮——电梯门正要关上时,跑来一个人,我急急忙忙按了开门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