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既为内官,宫中所司者何?”
“才人自立以来,虽列位号,不依世妇之职1、唐初学记卷第十中宫部皇后第一论“宋范晔皇后纪论夫以周礼,后妃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设官分务,各有典司。”2、唐初学记卷第十中宫部妃嫔第二叙事“炀帝置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华、修容、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婕妤十二员,美人才人十五员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御女二十四员、彩女三十二员为女御,总一百二十员。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3、唐六典卷第十二内官宫官内侍省内官“后汉贵人、才人虽列位号,不依世妇之职”。至于宫中所司,高祖皇帝以降,为便殿承旨,掌机要之职。大率为才人者,皆通文史、亦才略。虽然,皆以才人,才有高下。唐高宗天皇大帝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易内官官名。置贊德二人。正一品。以代夫人。宣儀四人。正二品。以代九嬪。承閨五人。正四品。以代美人。承旨五人。正五品。以代才人。卫僊六人。正六品。以代宝林。供奉八人。正七品。以代御女。侍栉二十人。正八品。以代采女。又置侍巾三十人。正九品。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复旧唐会要卷三内职。此之改易内职名,以承旨代才人,亦可见才人之掌实。不过此皆宫之内事,外臣多有不详者。至于今朝,阿爷即唐玄宗又行改制,以才人掌序燕寝,理丝臬,以献岁功焉。唐六典卷第十二内官宫官内侍省内官“今上唐玄宗改制才人之位,以备其职焉。才人改掌序燕寝,理丝臬,以献岁功焉。”
“凡殿臣名承旨者,皆参葛重事,朝廷机要多所预闻。则天皇后十四岁为才人承旨,无怪唐高宗天皇大帝一朝,二圣之名”
“玉娘,岂止唐高宗天皇大帝一朝,即太宗皇帝朝亦多预重事。否者早迁闲职,安能久居才人位,御前承旨,掌机要,进重言?”
闻寿王此语,寿王妃亦未复言谁不知太宗皇帝一生,端赖百官扶持。其贞观十九年力拒百官议,亲征高丽,铩羽归唐会要卷九十五“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皇帝初入辽也,将十万人,各有八驮,两军战马四万匹。及还,死者一千二百人,八驮及战马死者十七八。张亮水军七万人,沉海溺死数百人。”。若非唐高宗天皇大帝、则天皇后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洗此辱,吾唐迄今于东北亦少颜面呢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九月,癸巳,李勣拔平壤。勣既克大行城,诸军出他道者皆与勣会,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拒战,勣等奋击,大破之,追奔二百馀里,拔辱夷城,诸城遁逃及降者相继。契苾何力先引兵至平壤城下,勣军继之,围平壤月馀,高丽王藏遣泉男产帅首领九十八人,持白幡诣勣降,勣以礼接之。泉男建犹闭门拒守,频遣兵出战,皆败。男建以军事委僧信诚,信诚密遣人诣勣,请为内应。后五日,信诚开门,勣纵兵登城鼓噪,焚城四月,男建自刺,不死,遂擒之。高丽悉平”。
寿王妃念至此处,心意微转,便与寿王言其他了。
“太宗皇帝朝,则天皇后既未进幸,唐高宗天皇大帝即位,依例封位即可。何竟至禁苑尼寺随太宗皇帝嫔御出家呢?”
“玉娘,此事亦有本源。说太宗皇帝朝,则天皇后为才人之贞观十六年六月之甲辰,有流星状如月,西南流三丈乃灭唐会要卷四十三。六月戊戌,太白昼见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太史局李淳风出秘记,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故太宗皇帝于宫中武姓人等皆忌之。当年左武卫将军李君羡亦因乳名“五娘子”为太宗皇帝坐诛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李君羡贞观初,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主昌。”又有谣言:“当有女武王者。”太宗恶之。时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在玄武门。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羡封邑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会御史奏君羡与妖人员道信潜相谋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天授二年,其家属诣阙称冤,则天乃追复其官爵,以礼改葬。时居承旨才人位之则天皇后亦武姓,故太宗皇帝崩逝前,专着则天皇后于其崩逝后,虽未蒙恩,亦随嫔御之例出家唐会要卷三皇后“太宗崩。武氏,即武曌隨嬪禦之例出家。”注:“随嫔御之例出家”者,非嫔御也。若为嫔御,当为依嫔御之例出家。故此则天皇后至于禁苑尼寺。所以言随嫔御之例出家者,便为的未经承恩也。若经承恩,则末不当言“随嫔御”,则当言依嫔御之例出家了。”寿王看着宅院内月下梅花,静静言说着。
“原来为此。”
“不仅此,说唐高宗天皇大帝其时心慕则天皇后已久,本可于贞观年间,请将时为备选女官才人之则天皇后依例赐与尚为太子之唐高宗天皇大帝。太宗皇帝为有此秘记,虽知时为太子之唐高宗天皇大帝此念,亦未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