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道观下村庄(2 / 2)港综里修道士首页

上山只有一条小路,上到道观都要半小时,山下还要走20分钟才有人家,当然这段路可以开车进。慢慢地村长也没怎么专门上山叫老道士去开村长会了。

“没什么事,过去了,只是道观要打理忙了点”

“以后你怎么办,要不要离开道观”另一个老头问道。

“不了,在道观种药材挺好的,不出去打工了”智行笑着说。

其实村里上了年纪的都关心智行的,他们年轻时候和老道士年轻时候都有交情。现在剩下智行一个人,都当他是后辈,那时代大部分人在大陆过来的。

“小道士,你那么年轻出香港找工作,娶个老婆才好啊”

“不用了,过几年再算吧”

开玩笑,自己修仙的人了,以后就算不能长生不老,寿命也能大大提高,投入感情到女子身上,为女子开销奔波,娶老婆还要为柴米油盐奔波,还怎么清心修炼了。

就算玩玩没有感情又哪里会长久,种马不是智行的性格,玩感情智行相信始终有因果的,也许短时间没问题,以后或者几十年后始终要还的。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都要还的,或很少,自己都没感觉到,或很重,自己都受不起。

《三世因果经》中关于因果循环报应讲得很详细:你做了一件善事,就得一个好的报应,你做了一件坏事情,就有一个凶的报应。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生活中,凡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人,都很自觉的做行善积德之事。凡是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常干损人利己的事,这是一条规律。

道家认为,“天道承负、因果报应”。道教认为,所谓“承负”指两个方面,一个是说如果前人有过失,由后人去承受其责,如果前人有善行则由后人得福。另一个是说天道循环,整个社会与自然的变化也存在因果报应。

关于因果报应的时间周期,道教认为因人而异。比如帝王是二万岁一个循环,而老百姓三百岁一个循环。

道教认为,一是要积德行善,为子孙造福,二是要虔诚信道修行,免除自身承负之厄。

道教提倡行善,并不认为它们仅仅是对别人的施捨,仅仅是自己的支出,相反,认为行善的结果不仅利人,同时也利己,因为其中包含著自己人格的完满,在为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修行完满準备了条件。这样,才具有行善的主动性。